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碳市场空间大有可为,如何“分一杯羹”?

前言: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建成全球覆盖碳排放权最大的碳市场。那么,先前的试点碳市场省市该如何应对全国碳市场来临,形成有特色的脱碳路径?

全国和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始共生共存

全国碳市场开始,意味着首批纳入的2162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将携带超过40亿吨碳排放配额进入市场。这也意味着我国一举超过欧洲、韩国等地,建成全球覆盖碳排放权最大的碳市场。电力行业之所以被选择率先纳入碳市场,主要原因有二:首先电力行业是我国最大的碳排放来源行业,碳排放量占比超过40%;其次,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监测体系较为完善,排放数据也最为完备。全国碳市场交易取得“开门红”,体现了市场参与者对于碳交易的热情和期待。而在此之前,我国相继启动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以及福建等八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八年的试点经验积累,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碳市场配额分配、交易制度等方面的完善提供了重要支撑,也对促进试点省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探索达峰路径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性市场的顺利启动,地方碳市场试点经验“功不可没”。

“特色”将成为地方炭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今年3月,由生态环境部起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曾提出,条例施行之后将不再建设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存在的地方碳交易市场应当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这一条款曾在业内引起热议,后修改为,全国碳市场建立以后,地方碳市场涉及的行业与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一致的,必须纳入全国碳市场。有地方特色的仍可保留,继续探索先行先试。条例有望在公开征求意见后,于今年年底前正式发布。换言之,试点碳市场仍将存在,并与全国碳市场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虽然全国碳市场已经启动,但地方试点碳市场仍有很大借鉴价值,其更符合本地排放特征,可以作为全国碳市场的有益补充。如何做到“特色”,将成为地方炭市场重点考虑的问题。

碳市场空间大有可为,如何“分一杯羹”

日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在讲话中表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总发电装机的50%左右,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将占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50%以上,我国能源结构将持续向清洁、低碳、高效转型。”值得注意的是,实现电力结构转型的过程将是有序、有机会的,也将符合保供应优先的原则,做到“先做增量装机,后做减量替代”,切实保证电力供应充足,保证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当前,无论是北京、湖北,还是上海,各具特色的地方碳市场在碳市场配额分配、交易制度等方面都已建立成熟体系,均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运行夯实了根基。但地方碳市场试点时期,体量较小,且多为区域性分割市场,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无法形成有效均衡价格。现阶段只有电力行业进入履约范围,其他七大行业仍只属于报告范围。如果地方市场能够把握机遇,则能够在其中找出特色。如北京碳市场主体覆盖电力、热力、水泥、石化、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等8个行业。其中,热力、服务业、交通运输并不在全国碳市场范围。全国统一碳市场要到来,作为地方试点,想要有特色并且保存下来,除了做好与国家碳市场的衔接,更是要继续优化本地碳市场的建设,同时考虑对试点配额可结转和不可结转两种情景开展评估,为可能发生的政策变化做好准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碳市场空间大有可为,如何“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