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大盘连续多日低迷、光伏板块连创新低的背景下,TCL中环、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爱旭股份、大全能源、天合光能等光伏龙头“组团”掀起光伏回购潮,累计最高回购金额将超44亿元,其中以硅料龙头通威股份、硅片龙头TCL中环出手最为“大方”,预计最高回购金额将达20亿、10亿。
笔者梳理发现,上述企业回购原因趋同,包括对光伏行业的长期看好、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提振二级市场信心投资并维护股东利益、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等。其中,TCL中环表示“根据近期公司股票二级市场股价走势的实际情况,经充分考虑业务发展前景、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未来盈利能力等因素,公司决定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通威股份认为“结合当前公司二级市场价值严重低估,为坚定投资者信心,通威集团决定进行本次增持。”
坊间有言“信心比黄金重要”。入局“光伏回购潮”企业们的共同目标则指向了提振信心,既包括合作伙伴、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对企业、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信心,亦包括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光伏,新能源领域的执牛耳者
多家光伏龙头企业敢于“豪掷千金”的底气,或是来自光伏产业的乐观发展前景。
“有光的地方就有电”,丰富应用场景带来光伏庞大市场增量。
光伏电站主要分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和集中式光伏电站,前者自发自用、投资较少且建设周期短与后者规模效益、远距离供电、容易扩容的特点优势互补,使得光伏相对其他能源形式具备更高灵活性。在此基础上,光伏在分布式与集中式两大领域中衍生出多种“光伏+”模式,包括“光伏+建筑”“光伏+制氢”“光伏+储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以应用场景的拓宽有力拉动终端需求增长。
国家能源局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12%,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00GW,达到120GW,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也创下历史新高,达到96GW。
展望未来,光伏作为新能源赛道的执牛耳者仍具有高成长性。
据国信证券预测,2024-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有望保持25%/20%左右的增速,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570GW。
笔者认为,周期性波动是制造业常态,中国光伏行业从最初的“三头在外”格局到如今实现制造业、装机量和发电量三项世界第一,期间二十余年间已历经多轮产业周期,注重提质增效的中国光伏企业在每一轮周期中都交出了超预期的答卷,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高增长趋势,2024年光伏行业将持续向好发展。
回购择时:表征发展信心,重振旗鼓再出发
2023年的光伏行业可谓是遭遇“戴维斯双杀”——产业端,硅料价格雪崩带动全产业链价格下行,叠加产能过剩与N型技术路线变革,光伏企业在周期底部中搏杀,业绩集体承压;资本市场方面,受产业链波动影响,股价走势一路急转向下,多数企业全年市值腰斩。产业、资本市场亟须强化发展信心。
此刻,多家光伏龙头真金白银出手回购,无疑是在震荡之际为资本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笔者统计发现,本轮“光伏回购潮”相关公告多集中于1月末至2月初,正是光伏板块密集公布2023全年业绩预告的时间段——站在新年旧岁交汇处,回望2023年,光伏产业链在短期供需错配中历尽劫波;展望前路,尽管资本市场已提前反映对光伏产业2024年一季度经营表现的悲观预期,但历史经验表明,“差预期”往往是“超预期”的前奏,全球化市场增量、大尺寸、N型技术产品强势崛起正在为2024年的光伏行业带来新机遇,而这正是光伏龙头敢于大手笔回购的信心所在。
“子弹充足”,光伏回购潮剑指股价估值回归。
截至发稿日,TCL中环已完成回购约500万股,成交总金额约6200万元,按照顶格回购10亿元计算,其尚有逾9亿元“子弹”蓄势待发。另据笔者复盘发现,本轮“光伏回购潮”相关企业剩余“子弹”合计最高可达34亿元。历史上出手回购的企业多数处于估值低点,通过回购彰显企业发展决心和提振资本市场信心,从而推动股价估值的回归。
笔者认为,光伏作为清洁能源,凭借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将持续在全球电力市场大放异彩。中拉长周期看,光伏新能源不会过剩,光伏行业本身的先进产能也不会过剩。短期来看,光伏在波动中前进,“内卷”是市场经济的必经之路,短期产能过剩是双刃剑,带来企业经营能力承压同时也驱动企业以更加精进的姿态加速技术创新,光伏度电成本的快速下降使得其发展成为最具成本竞争力的新能源形式,而这,正是周期波动和企业不断创新的成果,光伏企业应着眼未来,关注创新,理性竞争的同时放眼全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