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流传着一条消息“中国叫停乙醇汽油推广,因储备骤降”。叫停,骤降这样的字眼总是很吸引眼球的,很快, “玉米储备告急”这样的讨论都出现了。
事实上,乙醇汽油的推广一直伴随着争议,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国仅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全部或部分实行乙醇汽油。2019年,乙醇行业的压力也在凸显,环保安监并行直接利空下游化工企业入市;白酒行业结构调整降低酒精消耗,大规模新增产能短时间内难以得到释放。
“中国叫停乙醇汽油推广,因玉米储备骤降”,这个听上去像重磅利多的标题虽然吸引眼球,但我们更多应该看到的是其背后需求端的疲软及开放进口的隐忧。毕竟临储的数据一直被市场关注着,何谈“骤降”,而未来玉米下游需求的变化才是关注的重点。
“中国叫停乙醇汽油推广,对于后期玉米价格上涨是好消息”,但是备注提醒:受国内玉米库存量严重减少影响,国内玉米后期必将整体涨价,但是大涨不要指望!所以春节前期还没有卖粮的老铁们,对于节后的售粮不要过高的指望粮价的大涨!!!
而且这一政策的影响是长期深远,短期内影响力有限,最起码最近这段时间农民卖粮价格,不会受其影响太多。
燃料乙醇汽油主要以临储玉米为原料,2017年9月份,国家多部委联合发文大力推广,只为加快临储玉米消化进度。
2019年底2020年初,有关部门变卦了,有国内外媒体传出国家将叫停燃料乙醇汽油,因为国内玉米库存量有限,优先保证饲用和深加工到食用领域。
通俗点来说就是,让更多的玉米被用作养殖行业,被用到食品行业,确保更多的玉米能够转化为食品,蛋奶鱼肉,不允许汽车与百姓争夺粮食。
国产玉米涨价,又少了一个障碍
或许国家意识到,中国的玉米已经不存在高库存问题,甚至未来将会出现玉米不够用的情况。
市场供应将不会有来自临储玉米造成的压力,那么,后期的玉米涨价也就少了很多阻碍。
2020年以后,临储玉米注定不会为再像多年以前那样成为抑制国内每年度新产玉米价格上涨的拦路虎,而国内玉米消费能力在这些年逐步的增加,进口玉米又一直在被严格控制,那么未来几年国内玉米市场将会绝对是国产玉米的天下,而且当年度的新玉米或者次新玉米将会扮演绝对的主角。
没有了数以亿吨的临储玉米,进口玉米总量依旧在500万吨以下,那么,
国产玉米又有什么理由不涨价呢?
国家叫停乙醇汽油,玉米涨价“有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国家叫停乙醇汽油,玉米涨价“有戏”!
相关推荐
- 华中能源监管局巩固常态化监管机制 护航湖北省乙醇汽油市场规范运行
- 安徽《淮北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示
- 巴西研究提高乙醇汽油掺混比至30%
- 积极探索建立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乙醇汽油使用日常监管长效机制
- 日本发布新的生物燃料政策
- 2023年生物燃料乙醇行业展望
- 秸秆变乙醇——找回农业“另一半”的优选项
-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解码扭亏为盈的秘诀
- 我国对于纤维素乙醇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
- 印度莫迪总理:2025年实现E20全国推广
- 2021至2026年纤维素乙醇市场潜力巨大
- 2022年乙醇汽油使用专项监管工作顺利完成
- 利用制糖废弃物生产生物质乙醇的经济价值研究
- 全球乙醇行业协会发表联合声明,强调生物燃料乙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生物燃料乙醇未来将实现零碳排放
- 比尔.盖茨投资乙醇生产喷气燃料工厂
- 世界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2年生物燃料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