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了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以下简称《目录》),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有数项生物质相关产业列入鼓励类目录,涉及生物天然气、生物质能清洁供热、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非粮生物质燃料,以及相关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该《目录》的发布无疑给生物质能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相较于风电、光伏等,生物质能发展一直是“不温不火”,如何才能增添发展动力,突破困局?近日,在2019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业内人士对顶层设计的引领、规划寄予厚望。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表示,“要给生物质一个明确的名分,有明确的顶层设计和规划,让更多的投资者有信心。”
明确定位
向非电领域拓展,把改善环境、助力农村振兴和碳减排功能作为发力点,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对行业未来的共识。
在国务院原参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看来,生物质能是替代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据了解,生物质能源种类繁多,具有总量大、分布广、可循环再生等特征,其化学态能源可转化为固、气、液态产品,是化石能源的最佳替代品。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可供开发的生物质能源量达8.3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2018年能源消费总量的20%左右。
伴随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规模快速增加,截至2018年年底,已经实现全球第一;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装机335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2116万千瓦,同比增长15.4%。
然而,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生物质发电仅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0.94%,与高速前行的风电、光伏发电相比,显得不温不火,动力不足。
“原材料供应保障、相关财税补贴政策问题,影响了生物质能发电的财务状况。部分地区要求生物质电厂施行超低排放,企业经营成本增幅较大,商业化运营难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任东明分析说。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给生物质能打了一针“强心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给生物质能打了一针“强心剂”
相关推荐
- 国家能源局:积极支持交通用能等绿色甲醇终端利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 围绕生物质项目生产、规划、运营!中国能建投资集团召开生物质发电生产运营调研分析会
- 国家能源局:2025年5月新增风光、生物质能项目4917个
- 科特迪瓦必欧雅生物质电站项目2号锅炉水压试验一次成功
- 山东莱州:截至2024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8.4万千瓦
- 甘肃张掖市生活垃圾燃烧发电炉排炉技改项目获许可
- 山东烟台:2024年,全市生物质水暖炉改造300户
- 江苏:结合生物质能等未来重点开发领域,已梳理盘点CCER项目的主要资源和潜力
- 推动生物质绿色醇油示范项目建设进程!中国能建罗必雄与沈阳市委副书记李鹏宇会谈
- 东方研究院与江西昌昱实业联合建设的气流床生物质加压气化关键技术中试装置投料运行试验成功
- 国家能源局:2025年3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生物质发电项目9个
- 光大环境落子生物天然气 助力打造国内首条近零碳绿色冶金生产线
- 宁波能源:截至2024年底,持有生物质发电装机150MW
- 广东揭西县首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 宋海良赴科特迪瓦调研生物质电站等项目
- 25家境内外投资机构调研光大环境浙江杭州垃圾发电项目
- 押注绿色甲醇!隆基入股生物质气化技术公司!
- 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截至2024年全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0.24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