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周口市太康县马厂镇赵堂村村民赵永领家的一块玉米田地里,传出轰隆隆的机器声,几台玉米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和搂草机正在有序地玉米收割、秸秆回收打捆。只见秸秆被机器“吞”进肚里,随后“吐”出一个个圆柱形的玉米秸秆垛,整齐“躺”在田中。
正在地里给玉米秸秆回收打捆的名叫张长友,马厂镇李洪印村村民。2021年,在镇村干部的鼓励下,张长友瞅准商机,和同村几名村民合伙购买了几台秸秆打捆机、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和搂草机,每年通过将秸秆打捆回收等走上了致富路。
“现在一天能打四百多捆,一捆500斤左右,每天回收秸秆100多吨,这一秋季下来,就能回收8700多吨秸秆。”张长友指着身后一个个圆柱形的玉米秸秆说,“只要能赚钱,再累也高兴。”
可在往年,怎么处理农作物秸秆,可以说一直是马厂镇党委政府和群众心头的“包袱”。
据马厂镇干部李建峰介绍,该镇耕地面积达9万多亩。此前,每到农作物收获季节,地里都会遗留大量的秸秆。“那时候,村民处理秸秆不是焚烧,就是拉到沟里腐烂,严重污染了环境。”李建峰说。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宣传秸秆还田的同时,引进多个秸秆回收企业,并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牛羊养殖等产业,将秸秆变成牲畜饲料,或销售给秸秆回收企业等,田里的秸秆能卖钱,过去的“包袱”慢慢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秆秆”。马厂镇村民再也不为如何处理秸秆发愁了。
如今,每到收获季节,村民们不是把田间地头的秸秆打捆拉到秸秆回收企业卖掉,就是将秸秆粉碎后储存起来,变成牲畜冬天的饲料。
1个小时后,赵永领家的5亩玉米收割完毕,张长友支付给赵永领100元秸秆回收费用后,将秸秆装车运到商丘柘城县光大电厂销售。“没想到废弃秸秆也能卖钱,今后秸秆俺再也不能乱扔了。”赵永领笑着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马厂镇玉米已经收割6.55万亩,存储秸秆4000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