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汽车联网还是网络联车

近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北汽新能源展示了其i-linkTM智能网联系统,成为国内汽车企业2016年在车联网领域的最新动作。而在2015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提出要出台《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年)》。

伴随“互联网+”概念风生水起,国内众多互联网企业正积极在车联网领域进行布局;传统汽车企业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也在加大对车联网的关注,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以期加快融入车联网。

业内人士认为,从国家大力发展车联网的目的及车联网自身特点来看,互联网企业发力汽车领域主要体现在“系统智能化”和“系统入网”两个方面,对提升我国汽车行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其作用不宜夸大,传统汽车企业应成为车联网当仁不让的主角。然而,由于车联网是新兴行业,是汽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必须要以全新的思维理念、融合的态度去看待。

加快汽车与互联网的融合

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交互网络。通过定位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

记者了解到,在2015年,国内互联网企业与传统汽车企业或多方合作,或单打独斗,纷纷加快布局车联网领域。

2015年3月,上汽集团(600104)和阿里巴巴宣布,合资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双方将以资本为纽带,连接彼此优势资源,共同推进互联网汽车的开发和运营平台的建设,并吸纳更多参与者。北汽集团与乐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互联网智能汽车生态系统。富士康、腾讯与和谐汽车共同签订《关于“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腾讯负责提供互联网开放平台,富士康聚焦高科技移动终端与智能汽车整合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技术。同时,凭借与和谐汽车在高端汽车营销及服务领域的积累,三方提出了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商业模式。

2015年7月,在2015国际自动驾驶研讨会上,长安汽车(000625)以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展示了其在车联网、半自动驾驶等方面的技术成果。根据规划,长安汽车将在2018年实现半自动驾驶,2020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2025年实现全自动驾驶。

2015年8月底,由宇通研发的无人驾驶大客车顺利完成跟车行驶、自主换道、变道超车、自动识别信号灯、定点停靠等测试项目,成为全球首辆成功通过测试的无人驾驶大客车。

2015年12月,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成立,并对外公布阶段性计划,即1年内实现系统的全面搭建、3年内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化,5年内实现量产。

“互联网企业在车联网方面进行布局,显示汽车行业已成为当下全球创新的重要一环。”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不论是真的生产“互联网+汽车”,还是把车载应用更好地前装到整车产品中,只要能实现互联网企业的优势资源与汽车企业的优势资源相结合,本身就是巨大成功。

政策持续发力

“2015年,政府部门关于发展互联网汽车的利好消息不断发布,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相关互联网企业涉足汽车领域的热情。”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看来,目前国内汽车企业互联网创新不足,而与互联网企业的结合有利于激发相关汽车企业的创新意识。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互联网企业涉足车联网领域。

2015年3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开展增材制造(3D打印)、智能网联汽车、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用电器等智能产品的试点示范。”

[pagebreak]

《实施方案》发布数天后,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信息服务业司召集相关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召开研讨会,参与研讨会的企业中既包括一汽、长安等传统汽车企业,同时又有阿里巴巴、百度、乐视等互联网企业。与会企业认为,在汽车智能化进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各国都在争分夺秒地抢占发展先机。虽然在智能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国内企业走在世界前列,但在智能汽车的相关标准制订方面还是欧美国家领先。

2015年3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了互联网与汽车融合的突破口。会议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重点发展十大产业领域,其中一项就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2015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首次提出要出台《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年)》,要求推动车联网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组织开展车联网试点、基于5G技术的车联网示范。

据了解,国务院此前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就提出,到2020年要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

业内认为,随着相关政策鼓励作用的凸显,国内车联网在2016年将会更加“热闹”。与此同时,此前一些潜伏的障碍也会“浮出水面”,成为我国车联网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车与网该如何融合

虽然国内车联网在2015年风生水起,但在专业汽车人士看来,其发展前景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汽车与互联网究竟该如何融合成为我国车联网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

据了解,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在车联网技术路线、技术解决方案和引导消费方向方面存在不同的认识。汽车企业相对封闭,有很强的技术保护观念,而差异化和独有技术正是汽车企业立足的主要手段。但互联网企业却倡导“开放分享”,并且互联技术的快速迭代需求将抑制汽车企业对互联技术方案的控制能力。

知名汽车评论员张志勇表示,互联网企业布局车联网的目的不在于从中盈利,而是为了抢夺分发入口先机。开发车联网的产品,只是为了争夺越来越庞大的汽车用户,将其作为未来小额贷款、商城、数据库等领域增长的潜在市场空间,这才是互联网企业拓展车联网的目的所在。

“传统汽车企业应该是互联网汽车的绝对主角。”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互联网与汽车行业能否顺利深度融合,一方面取决于相关合作方思路是否统一。如免费思维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的共识,用户也习惯于免费获得互联网企业提供的诸多服务。另一方面则是相关合作方的能力经验是否达到要求。如互联网企业与汽车企业在车联网领域面临着标准制定、技术融合、渠道运营等诸多难题,风险不可小觑。此外,汽车关系到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危,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必须要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地推进。

“就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水平来说,车联网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2020年将会是一个很关键的发展节点,通过4-5年的时间,汽车产业将有一个质的变化,这将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在张志勇看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加,对智能化的实现将越来越有帮助。“过去气缸活塞机械式的动力传输,很难用很好的电子方式控制,而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通过电线连接,将为我国车联网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好的产品基础。”张志勇说。

崔东树也认为:“汽车动力装置电动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其操控系统的变革也将是巨大的,而强大的车辆电子操控系统将是我国车联网发展的难得机遇,建立在电动汽车基础上的智能驾驶等将是革命性变化。期待国内互联网企业能建立类似苹果和谷歌安卓系统的行业标准,实现电动汽车的标准化系统和车辆实时数据的有效互联共享,推动我国车联网的快速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汽车联网还是网络联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