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3亿人受益车联网 中国互联网出行世界领先

今日的中国,在机场和火车站,你可以看到,在的士站等待的人越来越少,拿着电话联系滴滴、uber的人越来越多。

来自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有2.69亿人因为互联网出行受益。在众多创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千亿元的车联网市场正在形成。

因而,在正在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滴滴出行董事长程维发言表示,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的智慧交通、互联网出行,中国应该是领先的。中国的交通系统起码跟美国是并驾齐驱的、可能比欧洲领先两到三年、比印度、东南亚可能要领先一到两年、比日韩要领先两到三年。

而在车联网市场,滴滴出行、Uber、神州专车、专车巴士、嘀嗒拼车等一大批互联网+出行企业正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

中国移动互联网+出行市场现状

自从2015年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移动互联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了出行领域。

针对中国“互联网+“出行的现状,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了《2015年中国“互联网+”出行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达到2.11亿人,2015年,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将达2.69亿人,同比增长为27.5%。

咨询分析师认为,在2014年移动打车领域用户迎来爆发式增长之后,移动打车用户的增长有所放缓。目前,打车软件市场开始呈现一家独大局面,市场格局基本趋于稳定。移动拼车、移动专车以及代驾等出行细分领域则呈现出蓬勃发展局面,竞争较为激烈。

在用户使用频率方面,数据显示,2015上半年中国移动打车应用(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等)用户叫车频率在每周三次或以上的占比为22.4%;每周1-2次的用户占比为19.9%。艾媒咨询分析认为,移动打车市场用户教育已经基本完成,用户使用打车软件叫车的习惯渐趋成熟。

在中国过去的交通出行市场,车辆运输以及运营市场尚未放开,导致出现了“打车难”车辆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但自从互联网与交通出行市场结合以后,大大优化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增加了私家车的利用率。虽然目前在行业监管与规范并不完善,仍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以及安全隐患,但随着平台的资源进一步整合,移动出行行业监管规范的出台,移动出行生态圈将会得到完善。

互联网+出行产品:品牌规模化、产品细分化

目前互联网+出行市场蓬勃发展,市面上互联网+出行的产品众多。目前主要呈现两个特点:品牌规模化、产品细分化。

在互联网+出行市场的众多产品,受众最多的大概就是移动叫车与移动专车产品了,目前这一市场呈现“三分天下”的状况。优步滴滴战得难舍难分,神州专车也凭借着异样营销以及“安全牌”占得一席之地。

[pagebreak]

滴滴出行:一个平台,多种产品

目前滴滴打车应用内已集合滴滴出租车、滴滴专车、滴滴快车、滴滴顺风车四大业务,包括滴滴代驾、滴滴大巴等业务均已上线。滴滴从“滴滴打车”改名“滴滴出行”正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出行一站式服务”。现在滴滴主打的是一个平台,多种服务。

滴滴总裁柳青曾表示,平台有其规模效应:随着平台上乘客和订单的增长,司机的接单率和收入也会随之增长,同时降低了乘客的等待时间和单次出行成本,这会形成一个正循环,促使司机运力提高以及多样化的服务供给,从而进一步缩短乘客等待时间和成本,提高乘客服务可靠性,提升体验。

更重要的是,平台化的商业模式将会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能够提供给乘客全套的出行解决方案、更短的出行等待时间和更低的成本,最终保证一个较高的乘客留存率;而对司机而言,平台提供了跨业务转换的选择,以及高粘性的乘客和更高的收入。

作为互联网公司,如果能凝聚最多及最活跃的用户,其作为“入口”的价值将不可估量,事实上,在目前的市场份额上滴滴已经做到这点。

Uber:一键叫车强制派单提高叫车成功率

Uber虽然没有滴滴一样同时整合多方面的业务,也没有占取那么大的市场份额。但它却有比较高的品牌忠诚度。这是源自于它丰富的营销活动以及较好的用户体验。

首先,uber一键叫车、强制派单的制度大大提升了顾客的叫车成功率。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5%的用户选择在难打车地段使用移动打车应用,16.9%的用户则选择在天气不好时使用移动打车应用叫车。Uber的强制派单制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用户在较难打车地段、上下班高峰期等打车难问题。

另外,Uber还推出了“人民优步+”这一产品,这个产品也集中体现了Uber的理念———“共享与效率”。这里的效率包括车辆的使用效率及出行时间效率。首先,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汽车的使用率仅有5%,通过共享激发其使用效率,“人民优步+”让司机拉一单相当于1 .5单,让乘客感到便宜的同时,司机赚更多的钱;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

Uber在营销推广、吸引受众方面也是一把好手。Uber在中国推出了“一键呼叫”的系列营销活动,会在特定的时间段推出不同的营销活动。在春节推出“一键呼叫舞狮队”行动,在夏天推出“一键呼叫冰激凌”活动,在6月1日推出“公主梦”活动,这种有趣的应时营销将uber正打造成一种生活方式,留给顾客一个“有趣”、“好玩”的深刻印象,培养了一批Uber的忠实用户。

网约车的落地以及大面积普及,真正的对出行领域进行了变革。解决了许多传统出行所带来的问题,真正的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而在专车领域激战正酣、专车政策落地的新闻抓住了观众眼球的同时,在专车以外的其它垂直细分领域,也出现了众多针对细分领域出行问题的产品。

专车巴士:竞价模式让成本最小化

企业用车竞价租赁的交易平台,让需求方(企业)与供给方(车队)直接对接,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优化采购体系,减少异地采购的风险和中间环节,同时帮助车队拓展客源,并解决拖欠款问题。

相较于以嘟嘟巴士为代表的互联网租车平台,巴士专车更加接近传统中介服务机构的商业模式,其核心诉求点在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包车服务(产品),聚焦旅游巴士出行服务(产品)本身,用户在平台里可以直接下单,多家车队对订单进行竞价,生成报价;用户按照需求选择某家车队,然后车队处理订单,安排车辆。巴士专车仅仅作为一个平台存在。

巴士专车革除了传统旅游用车市场的多个弊端,例如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价格“灰色空间”以及车辆使用效率等问题,让车队的成本以及用户的旅游成本的大大降低,整体效率大大提升。

面对未来不确定的竞争格局,专车巴士CEO邹凯在接受艾媒网记者采访时坦言:不太在乎外部竞争态势,始终坚持做好产品和服务,直接实现价值创造。无论有多厉害的互联网企业,都能够自如应对,轻松过关,保持开放的心态迎接不确定的未来。

[pagebreak]

嘀嗒拼车:一对一预设路线

嘀嗒拼车是一款专注拼车的手机软件,为用户提供一个便捷、实用、安全的拼车平台。通过嘀嗒拼车,开车的用户可以分享车辆的空余座位,在上下班的途中搭载顺路的乘客。不开车的用户可以通过嘀嗒拼车来找到与自己上下班顺路的车主,坐上顺风车,具备较强的社交属性。拼车将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限行带来的不便,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的拥挤等问题的缓解。

与专车不同,嘀嗒拼车以顺路拼车形式,不分车型,统一价格。使用“预设路线”操作模式,拼车平台把用户顺路请求直接推送给顺路车主,这样有车族为顺路的相近工作场所同事或相近小区邻居提供帮忙,乘客再支付远低于出租车的费用。究其本质而言,这样C2C共享型拼车更接近共享经济的核心概念。

目前,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正处于两个趋势:一方面已经拥有一定规模的品牌继续扩张,延伸其服务范围及领域;如滴滴,通过同时推出多个业务,完成“一个平台,多种服务”,可以满足用户多个需求,保持用户粘性;另外一方面产品正在变得垂直细分化,出现了许多可以满足特殊需求的产品:例如旅游用车以及企业包车的巴士专车,专注于上下班拼车的嘀嗒拼车等。这些产品的出现填补了市场空白,完善了互联网+出行生态圈,同时也对传统的出行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移动互联网+出行的未来:代驾、拼车、有序

移动互联网正在以一种强而有力的势头改变着中国出行市场,一方面,移动出行市场开始于出租车打车市场,目前已经开始向出行各个领域快速渗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渗透速度。“共享经济”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可能性。以专车、拼车等为主要形态的出行共享经济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相对其他细分领域,拼车和代驾市场或将掀起下一波热潮。拼车市场在资本的推动下,用户争夺战已经打响。而在资本驱动下,实力较弱的拼车软件将逐渐退出市场。在目前中国代驾市场中,大多集中于酒后代驾,其他细分领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滴滴开始进入代驾市场,代驾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代驾市场未来或将出现较大整合。另一方面滴滴大巴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携带资本进入公共交通领域或将倒逼现有公共交通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监管也存在一定的漏洞,缺乏强而有效的法律以及规范,仍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以及安全隐患。未来政府应该充当监管的角色,真正的将移动互联网+出行市场规范化、有序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3亿人受益车联网 中国互联网出行世界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