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天窗,调低空调温度,广播调台……对于驾驶者来说,在开车时,这些操作必不可少。近日有外媒称,在美国每年因驾车进行各种额外操作导致的车祸事故达160多万起,有人说,语音交互是辅助驾驶的最好方式,可以让汽车“长出耳朵”,解放驾驶者的双手,让驾驶更安全。听上去很实用的语音交互系统,在实际使用中会不会出现问题呢?
玩语音?国内外品牌都爱它
提起语音控制,不少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苹果的Siri,Siri不但可以通过手机读短信、介绍餐厅或询问天气,最有趣的是还可以与用户聊天解闷,凭借强大的语言信息后台数据,它俨然练成了一个段子手。
其实早在苹果之前,语音控制技术就已经在一些豪车上得以应用,如2000年宝马车上就开始配置语音控制系统;2004年在北美市场上市的本田Acura RL轿车将语音控制系统作为标准配置。如今,功能丰富的车载智能互联系统都会配备语音控制功能,也成为越来越多主流车型的标配和卖点。宝马、奥迪、凯迪拉克、福特、别克等品牌均有各自的产品。
语音控制有什么用?大多数人想象中可能就是控制车上的硬件设备,避免驾驶员分散注意力,实际上这只是很原始的状态了,对于这项能够解放人们双手的好事,各大汽车品牌都不会吝啬开发投入。比如在去年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奥迪除发布“自动驾驶”“驾驶辅助”等六大创新技术外,也重点展示了全新语音控制程序,驾驶者只要发出语音命令,如“带我去最近的意大利餐厅”,车载导航系统便会立即显示出相应的路线。
类似的技术同样也受到国内车企的追随,如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基于与阿里巴巴合作后获取的强大数据库,当驾驶人说出想去吃饭的口令时,你的车甚至能根据你的消费习惯,读懂你的口味,带你去你心仪的餐厅。
在这个人人离不开手机的时代,人、车、手机互联已经成为现实,而智能语音系统正可以成为连接三者的载体,通过语音实现无缝沟通。
“耳朵”不灵敏?现在它比你想的“聪明”
还记得网上曾有一段很火的视频吗?一位山东籍司机想通过车载语音控制系统拨号,结果系统多次输错,司机喊道:“纠正,纠正!”系统则提示:“96,96……”司机再次报号,系统回复:“对不起,我没有听清。”抓狂的司机大喊:“你耳朵聋啊,我说了多少遍了,号码是……”系统最后却给出了“谢谢,再见。”
这一段让人爆笑的视频,让不少车主开始对语音控制系统产生了质疑:“耳朵”不好,功能再强大也没用啊。常熟理工学院汽车学院副院长陈庆樟教授告诉记者,目前的车载语音系统大多都搭载了语音识别技术,但是汽车在行驶中是有噪声的,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识别的准确率。“语音毕竟只是一种声波,在空气中传输时难免受到各种影响,行驶过程中,如胎噪、风噪、引擎噪声和车内用户交流的声音,都会对语音识别造成影响。”陈庆樟表示。
而如今,随着科技发展,各大服务商也在对其进行研究,对真实场景进行复杂噪声抑制处理,增强用户的目标语音,让系统准确地接受指令。比如,国内智能语音产业领军企业科大讯飞专门为国产汽车品牌奇瑞艾瑞泽5打造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小艾。它有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做支撑,车主只要按平时的说话方式跟小艾讲话,它就能听懂。想听歌时,无论说“播放音乐”还是“我想听歌”或是“放一首歌”,小艾都能明白意图。同时,它对普通话的识别率接近100%,还可以听懂16种方言。
此外,小艾还拥有专门针对车载环境的麦克风阵列降噪技术,开车窗、开空调或高速行驶时,语音正确识别率都在90%以上。科大讯飞执行总裁吴晓如甚至称,小艾可以看作智能语音技术的“风向标”。
技术戳中“痛点”?也许智能语音会成为刚需
前几年,美国汽车协会旗下的交通安全基金会曾有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各种车载语音系统会在不同程度上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也就是说,目前的车载语音系统并没有让驾驶员更加集中注意力,反而会让驾驶员分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其实是“车载语音交互系统还没有准备好”。而如今,智能语音系统是否做好了准备?
慕尼黑当地时间8月1日晚,宝马集团以2016 BMW创新日为主题,宣布其基于个性化体验和数字化技术打造的BMW Connected互联系统正式首次发布。为区别于上一代BMW Connected Drive,BMW将这套全新升级的系统干脆化繁为简命名为BMW Connected,未来所有宝马车主在购买搭载该系统的车辆后,还可以下载同名官方App。
考虑到专注驾驶的原因,驾驶员与车辆的互动被限定在一个很小的尺度内,就连在方向盘按键上控制音乐播放也都变得小心翼翼,而BMW Connected宝马互联系统就是语音控制加上“一云多屏”的形式,实现人车智能互动。语音控制重在解决各种其他操控方式可能影响车辆驾驶安全的首要难题,而“一云多屏”则重在将用户的各种线下“互联”体验从车外带到车里,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时互联”。最直白的效果就是,当你坐进宝马车的驾驶舱时,丝毫不用担心手机上的互联状态无法完美“移植”到驾驶舱里。
当技术足以戳中“痛点”时,人们就会意识到其不可或缺。所以,车载智能语音的角色也正悄然发生改变,吴晓如表示,“2014年之前我们认为,智能语音在汽车上的应用是一个点缀,现在我们觉得它是一个刚需。”
当然,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目前大多车载语音控制系统需要智能语音唤醒,比如荣威RX5需要说出“你好,斑马”,小艾则需要说出“你好,小艾”后才能接收命令,以后或许无需唤醒就能自动识别出哪些话是吩咐它的命令,哪些只是车上人员之间的对话。
技术的逐步升级,将使车载智能语音为人们带来愈加流畅的体验。依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也许有可能的互联方式,就像宝马匠心独运的互联系统设计,为未来智能汽车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