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跨界的幅度较大,如做光伏配件的爱康科技、做葡萄酒的中葡股份、做焊接钢管的玉龙股份、南方黑芝麻糊,还有车企、房地产、材料等等,这些跨界企业各自投身锂电池、锂电池设备、石墨烯材料、隔膜等细分领域。
不过,隔行如隔山不是瞎说的,对锂电池行业市场变化、行业趋势等认识不深、应变能力不足等,也为锂电跨界企业此后的碰壁留下了隐患。
另一方面,大多数是通过兼并购锂电产业链企业切入,自身建厂研发的较少。由于两三年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火热,各种锂电标的估值较高,还存在溢价收购的现象。
而随着标的估值暴增、兼并购难度增大、标的企业竞争力下滑、对赌失败概率高等风险的出现,跨界企业资本退潮之后徒留一地鸡毛,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锂电行业终止收购案例已经发生超15起,比如兆新股份6家锂电标的收购告吹。
企业跨界锂电还需增强应变能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企业跨界锂电还需增强应变能力
相关推荐
- 2024年10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8%
- 11月上海见!凸显行业“领先优势”,看中国充电桩产品如何“叱咤”海内外市场
- 瑞浦兰钧亮相巴黎车展 LMFP电芯等创新科技助力零碳交通
- 液冷超充技术到底是什么?
- 智锂物联为省级重点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项目贡献科技力量
- 石大胜华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装置安装完毕
- 新能源汽车热潮推升钢材需求 汽车行业利润稳健攀升
- 工信部:1-2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117GWh 同比增长15%
- 浙江绍兴: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世界级影响力提升
- 四川省发布《支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 全国政协委员曾毓群:保持我国新能源电池产业竞争优势
- 袁家军、胡衡华这样说重庆新能源汽车发展
- 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夯实碳市场基础,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
- 中国首部省级层面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法规施行
- 18项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
- 聚焦广西两会|人大代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把“方向盘”
- 问界M9全系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续航最高可达1400公里
- 比亚迪刀片电池获评电池系统供应商质量表现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