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固体电解质中,仅由喷雾沉积法制备的工业硅纳米颗粒组成的硅阳极具有优异的电极性能。该方法是一种成本效益高的气相沉积技术,因此研究人员的结果表明,不久将来将能够低成本和大规模生产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大容量阳极。
硅理论上的容量可达4200毫安/克,比起常用在商用锂电上作活性阳极材料的石墨容量要大10倍。用硅代替传统的石墨可以极大地延长电动汽车每次充电的行驶里程,但硅在锂化和脱锂,即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巨大的容量变化,这阻碍了其在电池中的实际应用。
在传统的液体电解质中,需要使用聚合粘合剂来将电极中的活性物质颗粒固定在一起,并且保持它们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硅不断的容量变化会导致粒子分离,损失活性物质,最后造成持续的容量损失。在固态电池中,活性物质被置于两个固态元件之间,即固态电解质隔离层和金属集电流器。溅射沉积的纯硅薄膜的实际面积容量超过2.2 mAh/cm2,在固体电解质中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高速率放电能力。尽管如此,全固态锂电池阳极的成本效益和工业可扩展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团队的研究人员已经采用了另一种合成方法来获得高性能的阳极,用于商用硅纳米颗粒的全固态锂电池。他们发现纳米粒子在固态电池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在锂化后,它们在固态电解质分离器层和金属集电器之间的有限空间中进行体积膨胀、结构压实和明显的聚结形成一个连续的膜,类似于蒸发法制备的膜。因此,由喷雾沉积法制备的纳米粒子组成的阳极具有优异的电极性能,这是以前只能在溅射沉积的薄膜电极上观察到的。喷雾沉积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大气技术,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因此,这些发现将为低成本和大规模生产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大容量阳极铺平道路。
日本研究所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全固态锂电池材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日本研究所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全固态锂电池材料
相关推荐
- 西藏矿业调整白银扎布耶锂业挂牌价至1.77亿元
- 四川眉山甘眉工业园区:加快晶硅光伏等主导产业龙头项目落地建设
- 2024年玻利维亚碳酸锂对华出口额1300万美元
- 恩捷股份子公司美国恩捷签署锂电池隔离膜供应协议
- 安徽年处理7.5万吨锂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环评公示
- 英联股份与知名车企研究院联合研发下一代电池技术复合集流体一体化新型材料
- 福建三明经济开发区签约氟化碳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 专精特新“上新”!天津东疆首家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新材料总部获评
- BSI为华友钴业颁发ISO 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南阳天成年产3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实现全流程联合试运转
- 科普 | 什么是碳酸锂?
- 科普 | 什么是锂电池正极材料?
- 2024年1-7月玻利维亚销售770吨碳酸锂
- 英联股份子公司拟与供应商日本爱发科成立联合研究院 研发电池复合集流体等技术
- 杉杉股份收到宁波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 量道储能液冷系列产品亮相2024 Intersolar Europe
- 容百科技:拟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
- 引领锂电材料升级,龙蟠科技发布三款战略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