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开局实在太难了。新年伊始,工信部刚刚表态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大幅退坡,为产业发展提振了信心,但谁曾想会出现一个谁也没有料到的 “黑天鹅”——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
蔓延全国多数地区的新冠病毒疫情短期来看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仅春节假期期间,娱乐、旅游、零售、交通运输等多个产业已遭受重创。而当前全国防控的形势,对于正处于调整期的中国车市更是雪上加霜,新能源汽车也难例外。而对于新能源汽车上游的动力电池环节来说,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可能不会亮眼。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19年1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2.31GWh,相较于2018年1季度的4.36GWh,同比大增182.34%。但是2020年1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可能难现精彩。
疫情防控 电池、车企复工延缓
一方面,为防控新冠病毒的传播,全国多地均延长了春节假期:疫情重灾区的湖北省将2020年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13日;江苏、浙江、广东、河南、安徽、浙江、湖南、陕西、四川、北京、上海、天津等20余个省市区也将复工日期延长到2月9日以后,这也使得今年多地电池企业生产受到影响。电池中国网此前曾统计,江苏、浙江、广东、河南等省份是我国动力电池项目主要聚集地,而这些省份今年无一不延缓了复工日期。停产日期变长,并且疫情防控何时结束仍未确定,后续对企业生产的影响还不能有效评估。
从动力电池需求端来看,影响动力电池装机量最直接的还是新能源车企生产情况。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目前全国各大车企也纷纷延缓了开工日期,基本都在2月9日以后复工,这期间几乎也不会贡献新的装机量。
疫情形势严峻 车市需求陷入冰点
另一方面,不仅是生产端受到影响,车市消费端更是进入冰点。2019年,由于受到经济下行、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大幅退坡、以及国五排放车型降价销售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120.6万辆,同比下降4.0%,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进入调整期。而此次疫情使得车市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此次疫情对原本就处于艰难期的车市将产生进一步冲击,影响年初的产销量”。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对车市短期影响大,全年影响不大。但朱华荣同时表示,“但如果(受疫情影响)停产超过一个月,估计对经济影响巨大,消费力减弱,汽车市场会较去年下滑。”
目前仍难以判断疫情持续时间,因而车市何时回暖还无法判断,短期动力电池实际需求也有限。
2019年年初“抢装潮”不会再现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2020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变化。2019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于3月下旬才公布,而彼时不少新能源车企为获得高额补贴,在新的补贴政策出台之前纷纷抢装,所以也使得2019年1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保持了高增长。但是今年1月工信部已明确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不会大幅退坡,2019年年初的新能源汽车抢装潮情况将不会再现,动力电池不会出现需求集中爆发的情况,失去这一刺激因素,也会制约今年1季度动力电池需求量。
不过,疫情这种“黑天鹅”事件对于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市场的影响只是暂时、阶段性的。值得注意的是,如2018年1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4.36GWh,占全年装机量的7.66%;2019年1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约占全年装机量的20%。当前,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趋势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全球来看都已经非常明朗,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结束,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和生产都将逐步恢复并将保持稳健增长。每年的1季度由于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动力电池装机量都相对较低。
疫情影响 今年1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将受冲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疫情影响 今年1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将受冲击
相关推荐
- 中创新航H股全流通落地,9月5日9时起港交所上市!
- 格林美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3.91%
- 投资17亿元!道氏技术暂缓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
- 中创新航与广汽高域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 中创新航预期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70%至90%
- 工信部:制修订各类锂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强制性标准
- 中创新航与河北邯郸市政府签订零碳城市战略合作协议
- 深耕中东!东风汽车与沙特UMA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024年10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8%
- 1.9GWh!蜂巢能源10月装车量创历史新高
- 赛可韦尔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圆满完工
- 11月上海见!凸显行业“领先优势”,看中国充电桩产品如何“叱咤”海内外市场
- 液冷超充技术到底是什么?
- 辽宁鞍山:拟规划建设100MW/200MWh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
- 湖南湘西州:到2027年力争实现全州储能产业总产值20亿元以上
- 宁德动力电池结构件及新材料项目掀起建设“热潮”!
- 浙江瑞安市:强化退役动力电池在储能等领域梯次利用
- 动力电池加快技术创新 打造海外出口“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