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新能源车的电池,相信很多消费者都对其中的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我们经常看到的电池,通常都是采用了一层金属壳进行包裹,看着非常的坚硬,其实内部都是液态电解质,充放电的过程,就是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进行移动的工作,就好像是一个游泳运动员,从泳池的这边游到另一边。
固态电池就是把液态的电解质换成固态电解质,就像是把游泳池的水给抽干了,铺上了一层薄膜,这样整个游泳池的重量就会下降,但是泳池没了水,锂离子怎么运动呢?这就是固态电池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大企业的主要的办法有三种,就是氧化物、聚合物和硫化物三种路线。
氧化物,主要分为薄膜型和非薄膜型。薄膜型容量很小,只能满足微型电子的使用,不适用于汽车,而非薄膜型的综合性能表现优异,且解决了生产问题,已经可以给手机电池使用,但是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聚合物,率先实现了小规模量产,技术成熟,但是在室温下的导电率很低,同时上限也不高。这就有点类似于一个需要长期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出成绩很快,可是只要没了兴奋剂,成绩马上就下降,而且服了兴奋剂,也就是个球星水平,并不能达到巨星的级别。采用了聚合物材质的固态电池,上限的能量密度也就是300Wh/kg,这一两年还能满足需求,过几年就跟不上时代了。假如你是个球队老板,也不会选择一个“出道即巅峰”的新秀球员。
硫化物,技术难度最高,但是潜力很大,受到日韩企业的追捧。还是用球队选秀比喻,一个天赋异禀的球员,身体优势无比明显,但是还处于业余水平,想让他打职业联赛,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精力进行培养,但是这个运动员对训练的环境要求也很高,氧气太足不行,容易被氧化,遇到水也不行,容易产生有害气体,让人非常头疼。别的不说,但是环境这一块,就需要消耗不少的资金,也只有日韩企业能够有耐心,去认真钻研硫化物的技术。让人比较诧异的是,丰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年奥运会上公共用车上的固态电池,估计就是采用了硫化物电解质,走在了其它竞争对手的前面。
固态电池的三大技术路线,都难在哪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固态电池的三大技术路线,都难在哪里?
相关推荐
- 东北新能源产业发展再添新引擎,亿纬锂能沈阳基地正式投产运营
- 3998.96万-5998.44万!这家氢能国企增资扩股
- 普利特终止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与系统生产基地项目
- Molicel推出INR-21700-M65A和INR-21700-P60B电池
- 广东储能产业再迎新突破 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集装箱产品下线
- 四川10万吨/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前驱体技改项目环价征求意见稿公示
- 先导智能完成固态电池核心设备交付,技术实力再获行业认可
- 赛峰集团和道达尔子公司帅福得将合作开发航空锂电
- 中国首款固态钠盐电池即将在鄂尔多斯投产
- 明泰铝业与鹏辉能源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拟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领域合作
- 赣锋锂电产品首批通过国家级安全认证!引领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 安徽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节能报告审查意见公示
- 洁美科技与某固态电池生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洁美科技子公司与固态电池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交通运输部:推动交能融合发展,推进氢能重卡等相关标准制定修订
- 上海洗霸转让浙江领硅5.38%股权
- 欣旺达闪充电池4.0产品矩阵闪耀CIBF2025,全球首创1400A大电流超充电池亮相
- 固态电池首次揭晓!雄韬股份新品亮相CIBF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