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发布《关于<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修正案》),详细列出了2021—2023年新积分管理办法的调整方向。
“此次制定的政策有效衔接了2018—2020年的新能源车双积分政策,确保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灵活性;同时,三年一个周期的政策也利于防止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较大偏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记者注意到,《修正案》最主要的几点变化有:对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提出新要求;修改了新能源汽车车型积分计算方法;对新能源汽车的积分结转提出了“前提要求”;鼓励低油耗车,并打算在积分核算时给予优惠。
早在2017年9月,双积分管理办法就已正式发布。其中,对2019年、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是10%、12%,而本次《修正案》则对该数据的要求做出了调整: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4%、16%、18%。2024年及以后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公布。
此外,《修正案》在新能源汽车车型积分计算方面也提出了单车积分降低及技术标准提高的要求。记者发现,按照新政,同样里程的纯电动乘用车所获积分比之前的双积分政策下降不少。以400公里续航的车型为例,新政策下只能获得2.8分,而按老办法则可以获得5.6分,下降了一半;同时,燃料电池积分也较之前降低了一半,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单车积分降幅最小,从2分降至1.6分。
除了以上变化,新能源积分“结转前提”也是引起行业广泛关注的另一焦点。记者了解到,此前的双积分政策可以用新能源汽车积分抵偿油耗负积分,但会导致部分企业虽然双积分要求达标、实际油耗其实并未下降或者下降有限的“不作为”结果,因此深受诟病。对此,《修正案》提出了新能源积分的“结转前提”,即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以结转,但是必须与传统能源乘用车节能水平挂钩,而这则意味着如果传统能源乘用车油耗下降有限,那么,哪怕获得再多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也只能当年使用,不能结转到下一年。只有降低传统能源乘用车的油耗才能进行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在三年内的灵活转换。
最后,《修正案》还引入了低油耗车,并在积分核算时给予优惠。《修正案》称,在计算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值时,低油耗乘用车的生产量或者进口量按其数量的0.2倍计算。
双积分政策优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何利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双积分政策优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何利好?
相关推荐
- 深耕中东!东风汽车与沙特UMA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024年10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8%
- 11月上海见!凸显行业“领先优势”,看中国充电桩产品如何“叱咤”海内外市场
- 液冷超充技术到底是什么?
- 商务部回应土耳其对华燃油及混动乘用车征收额外关税
- 三部门调整车船税优惠政策、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来了
- 新能源汽车热潮推升钢材需求 汽车行业利润稳健攀升
- 浙江绍兴: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世界级影响力提升
- 四川省发布《支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 全国政协委员曾毓群:保持我国新能源电池产业竞争优势
- 袁家军、胡衡华这样说重庆新能源汽车发展
- 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夯实碳市场基础,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
- 18项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
- 聚焦广西两会|人大代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把“方向盘”
- 山东泰安:到2025年全市充电桩保有量达4100台左右
- 河南新乡: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制定新能源车替代激励政策
- 特斯拉在美国的地位安如磐石,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 销售额超28.3亿元 新能源持续释放消费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