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种类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生物质转换技术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如生物质气化发电、甜高粱茎秆制取乙醇燃料、纤维素废弃物制取乙醇燃料、生物质热裂解液化等技术取得明显的效果。此外,还开展了生物柴油、植物油、能源植物、生物质快速裂解等方面的探索性、创新性研究。
1、直接燃烧和发电
直接燃烧大致可分炉灶燃烧、锅炉燃烧、垃圾焚烧和致密成型燃料燃烧四种情况。我国小型生物质燃烧发电也已商业化,南方地区的许多糖厂利用甘蔗渣发电。广东、广西两地共有小型发电机组380台,总装机容量达800兆瓦,云南省也有一些此类电厂。
2、生物质裂解与干馏
生物质热解技术的整套工艺采取类似煤加工技术,将秸秆、树枝叶、野草、木屑、谷物皮核等生物质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热解干馏,得到可燃气、木炭、木焦油、木醋液产品。可燃气经过净化后,可达到城镇人工煤气标准,热值在15兆焦/立方米以上,是民用炊事燃气的理想气源。
3、生物质致密成型
致密成型燃料燃烧是把生物质固化成型后再采用传统的燃煤设备燃用,主要优点是将分散和疏松的生物燃料进行集中和加密,以便于储存和运输,使之成为便捷和清洁高效的能源。主要缺点是生产成本偏高。
4、生物质气化及发电
我国已开发出多种固定床和流化床小型气化炉,以秸秆、木屑、稻壳、树枝等为原料生产燃气,热值为4~10兆焦/立方米。目前用于木材和农副产品烘干的有800多台,村镇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近600处。兆瓦级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已推广应用20多套。“十五”期间,按照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已建成4兆瓦规模生物质气化发电的示范工程。
5、液体燃料
(1)生物质热解液化
我国山东理工大学、广州能源所、沈阳农大、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在热解液化方面做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中试装置的建设在“十五”期间已列入国家863计划中。将来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热解原料特性数据的搜集、检测,快速热解液化机理的研究,热解工艺过程的实验研究和液体产物处理等几个方面。
山东工程学院在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小试研究,取得了很重要的进展。首先利用等离子体加热手段研究了生物质(玉米秸粉)的热解条件的关系。通过小试研究,实现了30~50千克/小时的液化运行。由于采用自由下降式反应器配合离心分离装置,设备磨损小、热载体和生物质混合均匀、对反应时间控制精确。经过进一步研究,可望推向产业化进程。
(2)燃料乙醇
采用含糖和淀粉的农作物,如甘蔗、玉米、小麦、高粱等原料通过发酵生产乙醇。该项技术已趋成熟并正在规模化应用。目前已开发的技术有:先将纤维素水解为糖后制取乙醇;将木糖通过转基因酵母发酵然后生产乙醇。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十五”期间,在试点的4个省燃料乙醇年产量达到102万吨,目前已有9个省销售车用乙醇燃料。但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是以陈化粮为原料,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原料供应没有保证,依赖国家财政补贴。从长远看,我国必须解决原料替代问题,走非粮食原料生产乙醇燃料的路子。为扩大乙醇原料来源,国内自主开发了以甜高粱茎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并已在黑龙江、山东、新疆、天津、内蒙古等省区市进行了甜高粱种植及燃料乙醇生产试点。
(3)生物柴油
目前我国生物柴油研究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先后有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和贵州山地农机所、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辽宁省能源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河南科学院化学所、华东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单位都对生物柴油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十五”期间,科技部已将生物柴油技术发展列入国家863计划,研制完成了绿玉树乳汁榨取设备,进行了绿玉树乳汁成分和燃料特性的研究,绿玉树乳汁催化裂解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生物柴油产业化以民营企业为主,如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福建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等都建成了1~2万吨/年生产装置,主要以餐饮业废油为原料,除生产生物柴油外,还生产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目前,生物液体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6、能源作物
能源作物种植是近期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是随着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的不断深入和扩大逐步形成的。能源作物是指各种用以提供能源的植物,通常包括速生薪炭林、能榨油或产油的植物、可供厌氧发酵用的藻类和其它植物等。许多能源作物是自然生长的,收集比较困难。现在人们有意识地培育一些能源作物,经过嫁接、驯化、繁殖,不断提高产量,以满足对能源不断增长的需要。甜高粱就是一种很好的能源作物。
前景展望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它能够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压力、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尤其对解决边疆、偏远地区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用能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岗位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产业发展建议
我国在生物质能推广和应用方面虽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利用率低、技术水平落后、产业化发展缓慢、资金不足、政策相对滞后等问题。为使生物质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加强生物质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使各种生物质能资源得以有效利用,提高利用率;
2、加大科研力度,推动技术进步,提高技术装备和水平;
3、组织和实施示范工程,以点带面,扩大应用领域和推广范围;
4、规范市场,做好各项立法、标准制定和产品质量检测、认证工作;
5、研究和制定鼓励发展的政策;
6、加强宣传和信息传播的力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