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把发展农村沼气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农村沼气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然而,目前农村在沼气池建设方面还存在建而不用、半途而废等现象。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科学统一规划,规模建设。实践证明,小型沼气池发展模式既保证不了质量,又增加运行成本,不利于综合开发。发展农村沼气必须走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的路子。要把农村沼气建设与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农村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建沼气池要做到选点要准,标准要高,要有超前意识,实行多户联建或者规模建设沼气池,切实为农民利益着想,把农村沼气工作做好。
其次,要抓好典型示范,加大推广力度。要集中力量重点从示范入手,选择项目村建设一批高标准、高效益的精品工程,通过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真正做到“示范一处、成功一处、发展一处、富裕一方”,推进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要抓好规模养殖场沼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规模养殖场、畜牧养殖小区利用沼气工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行农村沼气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使农村经济增长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三,要增加资金投入,完善优惠政策。农村沼气建设工程一次性投入较大,各级政府应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增加投入,改善工作条件,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除了申请上级资金外,还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并对建池农户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要强化服务,建管并重。既要对建池技术、使用管理进行培训,也要进行高效的种养技术培训,使农民能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也可以促使建池农户成立沼气协会,积极探索沼气物业化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市场运作的办法,为建池农户解决后顾之忧,为农村沼气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