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的一幕,正在中国风电行业愈演愈烈。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企涉足的领域已由下游的风电场建设运营,蔓延到上游的原料与设备制造。而这种攻城略地,已经引起了行业的担忧。
坐拥资本和规模优势,国企“圈地”风电直接拉低了海上风电的电价。而面对着逐步缩水的利润,民营资本或渐渐出局。
国企唱主角
两会召开前,又一家实力雄厚的国有发电集团对外宣布它的风电雄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在其网站上称,计划到2015年该公司风电投产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在建和开建的项目在800万千瓦以上,储备资源3000万千瓦以上。
在抢占风电市场的诸多国企中,三峡集团还只是一名后来者。在风电产业链下游 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领域,国有发电集团已是绝对主角。
今年1月,电监会发布《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称,风电项目的投资主体相对集中,主要是中央企业和部分风能资源丰富的地方国有发电投资企业。
该份报告用数据表明,无论是并网装机容量,还是在建的装机容量,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都排在前三位,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国神华集团、中国华能集团等国有企业紧随其后。前十家企业的并网装机容量占全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的75.85%。
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注意。全国政协委员、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段祺华在两会期间,专就风电发展作了一次大会发言。他直言:“国有企业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跑马圈地,把其他企业都给挤了出去,因为很少有企业能与国有企业竞争。”
面对国企竞争,一些风电场运营商选择了逐步退出。据宏源证券新能源与电力设备分析师赵曦观察,近几年风电场转手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风电场前期投入大,成本回收慢,一些中小型的风电场出于资金利用效率的考虑,便将已经建好的风电场转卖出去。
“购买这些风电场的买家,基本也都是那些大的国有发电集团。”赵曦说。
而在民营企业家、和投资者聚集的上游 原料和装备制造领域,国有企业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今年年初,湖北能源集团总经理傅振邦在一次公开发言中总结,不管是装备制造还是风电开发运营,乃至风电产业链配套,国有企业都在其中占据了主要的份额。
“在中国风电发展历程中,国有企业是主要的引领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傅振邦称。
行业存隐忧
国有发电集团为何积极圈地风电场?
“国有发电企业积极参与新能源竞标,并非为了发展新能源,而是为了新能源份额带来的火电份额。”段祺华对此直言不讳。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制定了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的强制性市场份额目标: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的发电企业在2010年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配额达到3%,2020年则要达到8%。
这意味着,发电企业若完不成可再生能源市场配额,便不能顺利建设火电项目,这将直接导致电力集团总装机容量止步不前。
除此之外,对行业发展以及利好政策的预期,也吸引国有企业大举投入。虽然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装机国家,但从风电发电量占比来看,到2009 年底风电发电量仅为总发量的0.70%,而2010年上升至1.04%,预计“十二五”期间新增机超过5000万千瓦,空间仍然巨大。
“国有发电集团希望抢先占有资源,国家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各方利益,也能获得政策偏向。”赵曦分析。
国有发电集团的“醉翁之意”频繁引发争议。由于国企优势明显,良好的政府背景和强大的资金后备支持其进行不计成本的竞争。
由于投入巨大、回收缓慢,再加上并网不易,风电场如何盈利一直是困扰行业发展的难题。但风电场一面不断亏损,一面又频频在招标时报出“地板价”。
比如2010年,我国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招标,五大发电集团报出的低价引起轩然大波。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高昂的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海上风电的成本可能会是陆上风电的两倍,但五大发电集团报出的价格已与陆上风电相差无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对此公开批评:“中国风电真正的运营商全是大国企,它们去抢占资源,不赚钱也没关系 因为他们有别的、更大的赢利来源。”
国有发电企业还有一个关键优势。“国有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的关系更加协调,并网问题也更加容易解决。”赵曦补充。风电并网率不高目前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只有顺利上网才能给风电场带来利润。
“但风电场建成以后,需要进行接入系统建设。而接到哪个节点,审批权在电网公司。可以说,电网公司决定了风电场的命运,能给你制造麻烦,也能帮你节约成本。”一位电网公司要求匿名的人士向记者坦言。
上述多重优势,让国有发电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所向披靡。而这种趋势由下游风电场运营向上游设备制造蔓延,已经造成近期风机价格直线下滑。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不少风机制造的民营企业,尤其是那些本就处在第三梯队的企业,正在失去盈利空间。
令人担忧的是,风电行业“国进民退”并不一定能给整个行业带来健康持续的发展。
“ 问题会很严重,目前的情况存在落后企业控制产业制高点的可能,真是如此,那么新技术会因此无法引进或开发。”段祺华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