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造车门槛降低,互联网、地产巨头纷纷进军汽车业,热钱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行业,出现了一批造车新势力。而这样的场景在其他的商业板块也曾出现,只是这次的带来的影响让更多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所了解。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造车门槛降低,互联网、地产巨头纷纷进军汽车业,热钱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行业,出现了一批造车新势力。而这样的场景在其他的商业板块也曾出现,只是这次的带来的影响让更多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所了解。
自从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来,造车新势力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地方政府又乐得有这样的现象,就大力支持造车新势力的发展,然而在造车新势力兴起的这几年,也开始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放缓,甚至是衰退。似乎造车新势力们正处在一个不太有利的大环境。
2019年7月份,中国造车新势力总销量仅实现2,375辆,环比骤降了76%,该销量水平在今年以来仅高于2月份。其中,造车新势力三巨头蔚来、小鹏、威马7月份共销售2133辆,占新势力总量的90%。不过,新势力总量低,其单车销量自然也不高,未有一款车型销量过千辆。
2019年1-7月累计销量排名前三的造车新势力分别是小鹏汽车,威马汽车,蔚来汽车,累计销量依次是9211辆,9137辆,8464辆。然而2019年已经过半,造车新势力们的销量还没有破万。
在造车新势力刚盛行的年代,国内有超过500家造车新势力,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然而,在进入2018年之后,行业迎来了第一波洗牌,大多资金不足的品牌逐渐被甩开,最终就不了了之了,目前剩下为数不多的品牌依旧苦苦坚持。如今,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大幅度的退补,造车新势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并且到了面临生死抉择的关头,随着时间的推移面临的环境也将更加严峻,稍有不慎将入万劫不复。
当下除了汽车整车消费市场不佳之外,摆在造车新势力面前最大的问题无非是资金和技术。造车就是烧钱,资金问题成为造车新势力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毕竟当资金链出现问题之后,倒闭只是时间问题。目前看来,排名前三的新势力中,要数蔚来汽车面临的问题最为严峻,蔚来从品牌创建开始就不断的往产业里面投钱,两年花掉超过百亿资金,虽然前一段时间收获一笔投资,但是对于公司的发展,短期内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加上近几个月蔚来汽车的着火事件以及召回事件,对于创建不久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在品牌的塑造和市场开拓有很大的冲击,也让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也有所顾虑。由于造车新势力没有传统燃油车的造车经验,消费者无法通过过去的汽车去衡量对比新势力的造车技术,没有很好的品牌影响力,所以新势力们销售的汽车似乎有些“小众化”。
现实摆在面前,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新势力们的差距越来越大,分化严重。目前,已经有7家新势力车企实现小规模量产和交付;车和家与爱驰汽车还处于产品亮相阶段;而动静较大的华人运通和拜腾汽车则在获取融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至于其他至今毫无消息的新势力车企,势必会在艰难的2019年被淘汰出局。
除了自身原因之外,外界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如今,传统传统车企加大新能源车的研究投放,加快了新势力末日的到来。比如,通用汽车计划到2020年前,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新能源车,大众汽车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2-300万辆电动汽车,再加上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国内新能源领域巨头,还有BBA、特斯拉等品牌虎视眈眈。
虽然新势力们面临各种困难,随时有会退出行业的风险,但是也给传统车企带来很多新的思路,中国新能源车的若想长足发展应当包容不同元素的存在。
销量低迷造车新势力们前景堪忧 未来的路还能走多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销量低迷造车新势力们前景堪忧 未来的路还能走多远
相关推荐
- 重点支持智能光伏等领域标准研制!新一轮“浙江制造”标准培育立项指南发布
- 广东汕尾:已安装独立电表充电桩统一按大工业用电峰谷电价计费并免收基础电费
- 补贴超1.6亿!中石化、中石油、三合特来电等7家企业获广东2021-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
- 华润电力云浮公司充电桩正式启用
- 六部委:推动充换电设施建设,积极服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发展
- 骐骥换电站落子武汉阳逻,覆盖武汉“1+8”城市圈
- 比亚迪电动大巴成功交付意大利佛罗伦萨
- 比亚迪匈牙利商用车工厂扩建奠基,欧洲布局再加速
- 30辆福田欧辉城间客车批量交付保运集团 助力京津冀客运交通服务升级
- 贵州枢纽物流公司与特来电共建绿色物流充电网
- 万马新能源助力县域绿色发展
- 零跑汽车将于D系列全球首搭骁龙双8797平台
- 金龙龙威至臻版批量交付北汽集团,护航高端出行新篇章
- 亚星 X11E 批量交付吉林!高寒续航王助力双兴跑赢城际公交
- 骐骥换电华东国际联运新城站开工!助力中欧班列绿色联运
- 福田欧辉多款高端旅游客车交付安徽宿州汇庆客运
- 新站上线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充电站
- 浙江台州市黄岩区组织申报2025年新能源汽车 充(换)电基础设施奖补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