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走进张家口市宣化区侯家庙乡小慢岭村杜文彦家的温室大棚,一道道像城墙般的菌棒垒砌在眼前,一簇簇片厚层多的蘑菇挂在“墙体”上,老杜和妻子吕秀红忙碌着将一朵朵绽放的蘑菇摘下、装箱。杜文彦指着一箱箱蘑菇自豪地说:“我们用秸秆和玉米芯种出来的蘑菇片厚、口感好,每天采摘二百多斤,不等中午就能卖完。”
小慢岭村有种植玉米的传统,收获玉米后的秸秆、玉米芯如何处理一直是村民们头疼的事。特别是现在村村通电、通气,电磁炉、液化气代替柴火烧水做饭,这些东西更是没有了用武之地,不是堆在房前屋后任其腐烂,就是就地焚烧,影响了环境,造成了污染。两年前,杜文彦偶然间从报纸上看到秸秆、玉米芯可以栽培食用菌,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到北京学习了秸秆、玉米芯种植食用菌的技术,并带回了大量的学习资料。2013年,杜文彦和吕秀红两口子建起了宣化区第一个秸秆、玉米芯培育食用菌基地,他俩边种边学,将玉米芯、玉米秸秆磨碎成渣、放入发酵大锅中发酵、按比例拌上买来的菌种装在塑料袋里密封好,再把密封好的菌棒像垒砌城墙一样放入大棚,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控制温度和湿度,一个月后,一簇簇片大层多的蘑菇从菌棒两头长了出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如今他们已能从自家蘑菇里选取品质优良的来自制菌种,种植出的蘑菇品质也是越来越好,销售也是越来越火,供不应求。
杜文彦说,1斤秸秆、玉米芯能种出9两蘑菇,一亩地的大棚能消化3万斤的秸秆、玉米芯,每亩年收入能达到6万元,而且种完蘑菇的下脚料还可以当做有机肥,直接施入农田,可以说没有一点儿污染和浪费。
杜文彦用玉米秸秆、玉米芯种植蘑菇获得成功,为当地农民种植转型和发展循环农业闯出了一条新路,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秸秆、玉米芯开出“致富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秸秆、玉米芯开出“致富花”
相关推荐
- 黑龙江哈尔滨阿城辰能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年底投产
- 黑龙江巴彦兴隆生物质能电厂点火啦!丨成车的秸秆转化成热、电、肥
- 新疆呼图壁县大力推广小麦秸秆利用
- 今年,秸秆回收补贴全面实施
- 2019年,秸秆回收补贴全面实施
- 重庆市江津农作物秸秆实现“五化”利用
- 山东秸秆回收变草为宝
- 菏泽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 助推长效绿色发展
- 河南新蔡县30万吨秸秆实现能源化利用
- 夏收进行时 安徽41座秸秆发电厂准备就绪
- 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技术的五个发展方向
- 以秸秆为主的农业废弃物厌氧干发酵沼气工艺介绍
- 聚焦蓝天保卫战:国能生物质发电项目加快建设
- 没电比AK47里没子弹更可怕!一起来看黑人叔叔是怎样利用光伏来发家致富的
- 铜陵开展回收秸秆再利用
- 秸秆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分析
- 生物质发电税收政策待完善 近1/3原料无法享受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
- 生物质发电行业受资本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