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一个硕士的环梦

在新疆伊宁市北郊达达木图乡布拉克村和喀尔墩乡巴依库勒村,有两座新疆森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建筑垃圾处理厂。厂内静立着各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破碎机、干粉砂浆机、砌块成型机等生产设备。加工设备旁边则是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从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处理设备看,这是两座规模不小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让记者没想到的是,这家投资7000余万元、年处理150万吨建筑垃圾、目前全疆最大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竟是出自一群80后大学生的“手笔”。

2月1日,记者顶着凛冽的寒风,慕名来到新疆森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接待记者的是一位满脸稚气、皮肤白净、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小伙儿。从递上来的名片记者了解到,他竟然就是森阳公司的执行总裁于英智,谈吐间身上透出一股儒雅的书卷气,看不出一点公司老板的派头。在他简陋的办公室内,他向记者敞开心扉,谈起了艰难创业的经历。

今年29岁的于英智出生在特克斯县,200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法律专业,曾任校团委书记。大学毕业后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攻读企业管理专业。2011年6月,于英智研究生毕业后回到伊犁。按照常规的人生规划,拥有硕士学位的于英智完全可以在内地发展,考取公务员或者受聘于大企业拿高薪,谋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但他选择回到了故乡,与垃圾打起了交道。用于英智的话说:“回家乡创业,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把学到的知识贡献给家乡也是应该的。”

说起当年回家乡兴办垃圾处理厂一事,于英智坦然地说,研究生毕业后,西安市一家公司曾以年薪15万元聘用他,但他没有答应,心里一直在想:学了那么多知识,应该自己干一番事业。但干什么?心里一直没有底。

有一次,于英智与开制砖厂的父亲谈起了自己的创业想法,父亲提到了建筑垃圾处理问题。正在寻找创业项目的于英智意识到这个行业有前景、有潜力。回到西安后,于英智就到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察该项目的可行性。调研中他得知,江苏的企业家、慈善家陈光标就是靠处理建筑垃圾发家的,这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当时,在伊犁乃至全疆还没有一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每年产生的上千万吨建筑垃圾悉数填埋,基本上没被开发利用。在伊犁建一座建筑垃圾处理厂,既可以把废弃的砖头瓦块变废为宝,还可清除污染,节省用地,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上看,也是政府提倡和支持的项目。项目选定后,于英智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

创业艰难不言悔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建厂需要资金、人才、技术、场地等,解决这些建厂必备的软硬件条件,不能一蹴而就。这对于刚刚走出校园、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谈何容易。但信心坚定的于英智没有气馁,他返回西安,通过在当地的新疆同乡会和在大学里的人脉,召集了一群伊犁籍大学毕业生,推介这一项目。经过于英智耐心地“游说”,其中15名伊犁籍和1名兰州籍毕业生愿意加入创业团队。

2011年,于英智带着16名大学生返回伊犁,并着手筹措资金。于英智在父母的帮助下入股160余万元,其他大学生入股8万至10万元不等,最多的入股40万元,甚至有人回家说服家人,卖掉牲畜倾其所有筹措资金。创业资金到位后,他就因陋就简,从内地赊购一批旧设备,仓促上马。

2012年春天,历经千辛万苦,建筑垃圾处理厂终于建成投产。但投产后困难接踵而至——不是机械老出毛病,就是机件磨损过大,生产是干一干、停一停,效率根本提不上去,也谈不上规模化生产,用建筑垃圾生产的墙体砖也无销路,厂子一度陷入困境,现实犹如一盆凉水浇遍全身,让于英智的脑袋都要炸了。

投资怎么收回,辜负了股东们的信任怎么办?于英智犹如骑在虎背上,根本没有退路。他说:“那时,为了把机械无法粉碎的大块建筑垃圾敲碎,自己和股东们亲自上阵,抡起大铁锤靠人工砸混凝土块,干不了几个小时就把人累倒了。”

森阳公司常务副总裁姚云龙、行政部长蔡斌、销售经理张壮等一批创业“元老”谈起当年的创业经历,深有体会地称:“像是扒了一层皮,用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形容毫不为过。”

知难而进、恒心者胜。面对困难,于英智没有打退堂鼓,而是迎难而上,先自己组织人员尝试着研发改进设备,并与几名学机械的大学生股东查阅资料,钻研钢筋与水泥在破碎分离过程中导致机件过快磨损的难题。

学法律出身的于英智被迫捧起了机械制造方面的书籍,学起了机械力学。但改进复杂的机械装置,绝非易事,在遇到重重困难的情况下,他只好带领几名骨干成员赴新疆大学、西安墙体材料研究所、新疆建筑材料研究院请教专家,同时还请来了青岛理工大学知名的城市垃圾处理专家、博士生导师李秋义教授前来指导。

于英智了解到,目前国产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均存在效率不过关的问题。陈光标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使用的全是德国进口设备。而要采购进口设备,需要花费巨额资金,这对资金本就捉襟见肘的于英智创业团队,简直是天方夜谭。退路只有一条:借助外力自主攻关,破解难题。

天无绝人之路,在科研机构的帮助下,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于英智和他的创业团队不但研发出硬度极高又耐磨损的破碎锤,还破解了废料中沙土和水泥的分离难题,提高了废料制砖质量。改进后的设备不但效率提高了20倍,生产的建筑垃圾混凝土砌块还被州质监局检测认可,质量参数达到国家质量标准。

生产步入正轨后,于英智的创业项目引起了州、市政府的重视,并从国家节能减排项目资金中拨出部分资金给予支持。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仅缓解了资金上的燃眉之急,科技研发上的成功,也让于英智信心倍增、如虎添翼。2012年底,公司相继购进数套大型加工设备,经过技术改进后投入生产,把规模从过去每月处理两三万吨,扩大到10余万吨,并相继开办了建筑垃圾深加工建材公司和以技术转让为主营业务的咨询公司。2014年成立了新疆森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吸纳了65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公司就业。

说起充满荆棘的创业之路,于英智感慨万分:“在企业初创时期,既缺资金又没技术和市场,其艰难和辛酸,是常人难以体会的。那时,为节省成本,股东们每月只发500元工资,我本人作为大股东,也只拿1500元工资,权当是维持生计的费用。夏季投入生产时,不敢多雇人,一个人顶5个人的岗位,连食堂做饭都不敢聘用外人,都是自己动手做。冬季停工时,为维持生计,就动员股东们外出打工赚钱,或在外兼职。我本人因压力过大,心力交瘁,先后住过3次医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为了办这家企业,真到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地步。”

万千辛苦终有硕果

依靠科技做大的于英智团队,不仅填补了新疆环保产业的一项空白,而且在建筑垃圾机械处理和废料加工墙体材料方面,先后研发出14项专利技术,其中两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在设备制造成本方面,比进口设备节省数倍的成本;发明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破碎机彻底改变了依靠国外进口设备的现状,成为国内同行争相引进的专利技术。

西安东方福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慕名而来要求技术合作,江苏日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前来考察后,与森阳签下了技术转让合同,欲借助森阳的专利上马建筑垃圾新型墙体材料项目。

由于在建筑垃圾领域首开先河,自行研发的处理设备节能高效,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同行前来取经,先后接待了上百批官方和企业界人士考察,甚至还有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国人员前来取经。最近乌鲁木齐市政府也来与森阳洽谈建厂事宜,计划与森阳合作兴建建筑垃圾处理厂。

值得关注的是,伊宁市目前每年产生150万吨建筑垃圾。过去因无能力加工利用,只能填埋于地下,对地下水质造成安全隐患,一度成为政府头痛的问题。

于英智创业团队兴建的垃圾处理厂不仅能把150万吨建筑垃圾悉数榨干用尽,而且每年可节约占地180余亩。特别是用建筑废料生产的墙砖、地砖、砌块被作为节能环保的绿色建材进行推广,并被建筑企业广泛使用,甚至被用于自治州重点工程使用。因在墙体研发上的不俗成绩,于英智当选为伊宁市新型墙体材料协会会长和伊宁市工商联执委。

如今羽翼渐丰的森阳公司已初步建起了一个由80后大学生组成的管理团队。这个被命名为“雁鹰”的团队不仅实现了创业梦,在伊犁的环保产业上做出了骄人的业绩,于英智更是被授予伊宁市青年创业标兵。2014年初,于英智作为在环保产业成功创业的典型,被请进了新疆电视台演播室,给予重点报道。

创业艰难百战多。事业有成的于英智目前正筹划把产业向外扩张,面向中亚发展中国家和国内其他省市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专利技术转让和项目承包建设,让团队的智慧更多地造福社会,美化环境。

于英智充满信心地说:“垃圾处理利用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潜力大、市场前景好,国家政策支持,我们会以百倍的信心把企业做大、做强,争取5年后上市,让森阳成伊犁乃至新疆环保产业的领头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一个硕士的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