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共出台205项新型储能标准。
文件提出,2023年制修订100项以上新型储能重点标准,加快制修订设计规范、安全规程、施工及验收等储能电站标准,开展储能电站安全标准、应急管理、消防等标准预研,尽快建立完善安全标准体系,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初步形成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基本能够支撑新型储能行业商业化发展。
到2025年,在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可逆燃料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等领域形成较为完善的系列标准;加强与国内外标准化组织技术交流,着力打破产业发展瓶颈,规范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储能电站安全;加大国际标准化力度, 深度参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国际标准化工作,支撑标准走出去。逐步构建适应技术创新趋势、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
关于氢能,在公布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表中,共有11项氢储能专项标准,涉及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检验监测、运行维护、安全应急5大类别。具体如下所示。
1、国家标准4项。
《储能系统用可逆模式燃料电池模块 第1部分:可逆模式固体氧化物单电池与电堆性能试验方法》,待计划
《储能系统用可逆模式燃料电池模块 第2部分:可逆模式质子交换膜单电池与电堆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20213092-T-604
《储能系统用可逆模式燃料电池模块 第3部分:电能储存系统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20213094-T-604
《储能系统用可逆模式燃料电池模块 第8-301 部分:电能制甲烷》,待计划
2、行业标准7项,均为待计划。
《电力用氢储能电站设计规范》,待计划
《电力用氢储能电站技术监督导则》,待计划
《电力用氢储能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待计划
《电力用氢储能电站运行维护规程》,待计划
《电力用氢储能电站检修规程》,待计划
《储能系统用可逆模式燃料电池模块 安全要求》,待计划
《电力用氢储能电站安全工作规程》,待计划
此外,近日,国家标准GB/T 29729-2022《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正式印发,文件适用于氢的制取、储存、输送、和应用系统的设计和使用。
国家标准《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 由TC309(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详细介绍了氢的物理和热物理性质、燃烧特性等,包含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液氢和氢浆储存系统、氢气输送系统等。该项标准针对氢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分类介绍了泄漏和渗漏、与燃烧、压力、温度有关的危险因素、与固态储氢有关的危险因素、生理危害等。同时,从基本原则、设计风险控制、氢设施要求、检测要求、火灾和爆炸风险控制、操作要求、突发事件等方面规定氢系统风险控制的相关要求。附件中明确了各类制氢典型系统核心设备框图。文件将于2023年4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文件原文扫码可直接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