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氢能每日报,纵览氢能天下事【2024年2月29日】

政策法规

1、国家发改委:推动储氢等多类型技术协调发展和优化配置

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氢能方面指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的日以上时间尺度的系统调节需求,探索推动储电、储热、储冷、储氢等多类型新型储能技术协调发展和优化配置,满足能源系统多场景应用需求。

2、佛山南海发布氢能新政:氢能和氨氢融合产业将超千亿

2月28日,南海重磅发布《佛山市南海区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4—2030 年)》。《实施方案》提到,南海将坚持“123”战略定位:“1”是巩固“一个地位”,即氢能和氨氢融合产业先行区地位;“2”是确立“两个领先”,即始终保持南海区在氢能装备制造领域国内领先,在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产业国内领先;“3”是打造“三个高地”,即技术创新高地、装备制造高地、应用示范高地。

《实施方案》提到,将实施“1357”行动计划:即一年打基础、三年成规模、五年见成效、七年达目标。至2030年,将南海区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总产值超1000亿元、规上企业超100家的千亿产业集群。各类示范应用项目在国内多地实现商业化复制10个以上,在南海形成国内外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的超级市场。南海区将通过推行7条实现路径,将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做细、做精、做强。

企业动态

1、东方锅炉双喜临门

2月27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示了《关于公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其中氢能领域案例1个,为四川德阳东方电气氢能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应用实践,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就在近日,通过企查查可以发现,东方电气石化氢能(江西)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6亿元,该公司由东方锅炉中国石化旗下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合资成立,两家公司分别持股51%、49%。

2、重塑能源或最快于2024年赴港上市

近日,有消息称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快于2024年赴港上市。本次IPO预期募资逾1亿美元。事实上,这并不是重塑能源首次冲击资本市场。2021年8月,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在申报了近半年之后,突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宣布撤回申请而终止IPO。

3、石化机械:公司已经完成500Nm3/h、2000Nm3/h等系列化电解槽产品研制

石化机械2月26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石化机械已经完成500标方和2000标方新型碱水制氢系统;PEM制氢装备;三种钢级的纯氢长输钢管等。公司将加快氢能业务的培育,尽快将其打造成新的效益增长点。

4、科隆股份:碱性制氢电极产品已形成小规模订单

近日,科隆股份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指出,目前,该公司的碱性制氢电极产品中试生产成功,并已形成小规模订单。此外,该公司也正积极与碱性制氢电解槽厂商沟通交流,包括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5、美锦能源:子公司氢能源汽车年产能1万台,2023年氢车销售同比显著增加

近日,美锦能源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其子公司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及青岛美锦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氢车合计年产能1万台,2023年合计销售的燃料电池车辆较上年同比显著增加。同时,美锦能源表示,该公司的氢能源汽车尚未涉及AI技术。

行业大势

1、中船风电氢能制储运用及储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2月27日,中船风电氢能制储运用及储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在河北邢台举行开工仪式。将建设加氢站成套装备、储氢罐加工制造、氢燃料电池总装及核心部件制造、质子交换膜研发及生产等7大板块。中船风电具有氢能制、储、运、用完整的技术装备体系,拥有国际领先的水电解制氢技术。

2、投资100亿元!新型氢醇电动重卡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

近日,新型氢醇电动重卡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乳业开发区。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一期工程预计年产1万台氢醇电动重卡动力总成,二期工程则将建成年产3万台氢醇内燃机以及10万套电机和电控系统。

3、中国能建一项绿氢关键技术通过验收

近日,由中国能建浙江院承担研发任务的“绿氢及二氧化碳耦合典型配置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该科技项目在碳捕集的基础上,耦合可再生能源和氢气,实现二氧化碳的固化封存,符合“零碳”趋势;同时,基于能源调节计算系统,利用氢储能和碳储能,减少可再生能源的波动对电网的影响;最后基于当地的风光资源条件和甲醇合成的催化剂选型,测算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系统的经济性以及投资收益率,为相关项目提供数据支撑。

4、中石化广西北海电解水制氢项目公示

2月27日,中石化广西北海电解水制氢项目公示。该项目建设范围包括电解水制氢装置、氢气输储、配套的总图、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其中,电解水制氢装置采用单套碱性水电解设施操作,产氢能力为200Nm3/h;远期使用1000Nm3/h替代现有的 200Nm3/h电解槽,预留相关占地。

来源:国际能源网/氢能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氢能每日报,纵览氢能天下事【2024年2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