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上午10时左右,在青岛旅游学校门口,往日宁静的校园里充满了轰鸣声。三台钻孔机在学校教学楼前的空地上忙着钻孔,从校门口通往教学楼的地面上到处都是泥浆,不时有混合着泥浆的地下水从钻孔处喷涌而出,钻好的孔如海碗般大小,三四根黑色的管子从孔里伸出来。该工程是为了旅游学校的校园能够冬暖夏凉。
据青岛旅游学校的工程负责人杨德志介绍,工程从8月5日开始,一共需要在校园里打160口井,每口井的深度为105米,目前已经打了70口井,所有的打井工作预计于8月23日结束,但后期还有一些工作,整体施工结束得到9月中旬。杨德志表示,地源热泵供热原理是以埋入井内管道内的循环水为换热介质,通过换热机组带动水循环,将地下较稳定的地源温度送到室内,达到冬季供热,夏季制冷的效果,地下水的温度一般在15℃~16℃左右。
记者采访获悉,青岛旅游学校的地热工程,整体完成后,投资约为510万元,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这和青岛的地质是有关系的,”青岛旅游学校工程负责人杨德志表示,在省内的济南和潍坊,这种利用地热的方式更早一些,因为这些城市钻到地下20多米时,就会有水了,打井成本是比较低的,但青岛地底下则多为岩石,要钻到100多米的地下才能有水,因此成本比较高。
据刘国枫介绍,采用地源热泵供热方式,每10000平方米采暖季供热费为8万元左右。采用集中供热方式,每10000平方米采暖季供热费为30.4万元。采用燃油锅炉供热,每10000平方米采暖季供热费为70万元左右。采用空调供热,每10000平方米采暖季供热费为20万元左右且供热效果较差。从以上数据分析,采用地源热泵供热方式,一是供热费用大幅度降低,且冬季可供热,夏季可制冷 ,更重要的是低碳、低耗、经济,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因为市内四区中小学供热改造工程今年结束,所以各校的供热设施短期内不会再有大的改造,下一步将会是五市三区中小学的供热改造。
青岛旅游学校和青岛育才中学采用的地源热泵取暖方式,待试点成功后拟在农村中小学推广应用。
青岛44所中小学告别锅炉取暖 今冬将享"地热空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青岛44所中小学告别锅炉取暖 今冬将享"地热空调"
相关推荐
- 厉害了!四川官媒用半个版面报道“地热空调”
- 地热空调提升未来城市空调新高度
- 含地热资源开发!豫能控股出资10亿元成立子公司
- 印尼卢穆特巴莱二期地热电站项目进入商业运行阶段
- 国家能源局回复关于将云南大理州地热能项目纳入国家试点支持的建议
- 罗马尼亚准备为地热供暖和制冷提供3亿欧元补贴
- 山东滕州市:自2010年以来,累计完成地源热泵系统项目应用29.21万平方米
- 中国电建印尼卢穆特巴莱二期地热电站EPC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 围绕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万江新能与鑫磊股份座谈交流
- 万江新能与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
- 中能建地热公司与南京江北公用集团共商合作
- 泰山地勘谢兴友赴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座谈交流
- 地热-温差发电系统的技术研究和经济性分析
- “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省级财政奖补名单公示
- 贵州省地热资源特征及勘查开发探讨
- 地热能的技术突破与全球实践
- 湖北省干热岩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及远景分析
- 敦煌盆地地热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