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国内单片区最大!HYPSET助力华能集团建设山地光伏新标杆

2025年8月5日,国网湖北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印发《并网运行意见书》等相关文件,华能通山南林光伏复合发电项目正式获得商运电价。

就在3个月前,这座国内单片区装机规模最大的山地柔性支架光伏项目——华能通山南林光伏复合发电项目(总容量220MW)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汇耀品尚能源科技(HYPSET)负责其中柔性光伏支架系统的设计、供货及建设

该项目不仅是华能集团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示范项目,更是山地光伏建设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充分展现了柔性光伏支架技术在复杂地形应用中的巨大价值

项目概况:

荒山蝶变,绿色能源新地标

华能通山南林光伏复合发电项目(以下简称“通山南林项目”)坐落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项目横跨南林桥镇、闯王镇、九宫山镇三大区域,用地面积超9000亩

项目总装机容量达220 兆瓦,其中柔性支架覆盖规模达127 兆瓦柔性支架单跨最大跨度 51.4 米。项目旨在通过高效利用山地太阳能资源,打造集 “发电、生态、经济” 于一体的大型绿色能源基地。

通山南林项目所在地地形复杂,坡度起伏大,传统固定支架难以适应。HYPSET凭借索结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的巨大优势成功中标并参与项目合作,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生态”协同发展,真正实现“光伏+生态”的绿色能源新模式。

攻坚克难:

复杂山地中的柔性支架解决方案

通山南林项目场区地形极其复杂,堪称“沟壑纵横、冲沟林立、石林密布”,存在多处40°以上的陡坡,地块分散且点多面广,不满足耕种条件

传统支架在此类地形上施工难度大,需大规模平整土地,大幅增加施工和材料成本。

项目所在地石林密布、山地险峻,地形地势条件复杂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HYPSET与业主、设计施工方紧密协作,共同迎接挑战。

地形适应挑战

针对陡坡、沟壑、孤石密布的地质条件,HYPSET提供的大跨度柔性支架技术展现出卓越的适应性,其高净空特性有效跨越地面山石、沟壑等不规则地形,不仅在建设中通过减少桩基础降低对地形的大面积破坏,同时在建成后还降低了土地水分蒸发,减少土表风化,有助于水土恢复。

HYPSET为项目定制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大跨距设计直接跨越乱石,在超40°陡坡上实现适应性布局

土地高效利用挑战

项目建设中一度面临征地难问题,征地协调工作复杂繁琐。在平整土地资源极其匮乏短缺的情况下,柔性支架技术通过大跨度空间结构成功将土地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与传统固定支架相比提高50%以上,单跨最大跨度达51.4米,为项目最终实现设计容量提供了关键支撑。

HYPSET柔性支架依托“大跨距、高净空、高适应性”特性,实现更高的布板率,帮助大幅节省土地

HYPSET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帮助通山项目建设克服极端地形限制,保障了项目全容量按时并网,最大化项目收益;同时高可靠性设计和高布板率帮助业主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据了解,该项目是华能集团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示范项目,正在申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HYPSET助力项目成为行业标杆,提升业主品牌形象。

硬核技术,点亮山河

作为国内单片区装机规模最大的山地柔性支架光伏项目,华能通山南林光伏项目的成功并网,是山地光伏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HYPSET推动光伏先进技术在复杂山地场景的规模化应用,促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未来,HYPSET将持续深耕柔性支架技术创新,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在光伏矩阵下焕发多元价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国内单片区最大!HYPSET助力华能集团建设山地光伏新标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