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广州市:持续推动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

7月15日,广州市发改委公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

根据答复函,广州市积极推动利用屋顶资源开展多场景分布式光伏开发与建设,实现企业使用电网电、光伏电的综合能源利用,据了解,截至2025年4月底,全市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超过300万千瓦。

下一步,广州市发改委表示,将按照国家、省的部署,持续推动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加强统筹谋划、政策支持、重点项目储备,尤其在应用场景推广拉动产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综合能源等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水平。

详情如下: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

胡德良等代表:

所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综合能源项目建设实施实现广州市碳达峰目标的建议》(第20252856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区政府、广州供电局、广州市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管理部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综合能源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综合能源项目是多种能源智慧组合、实现能源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项目,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产供储销体系的重要项目载体。我市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我省支柱产业部署要求,将综合能源项目纳入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

在政策方面,近年来,在《广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部署规划了综合能源项目,出台了广州市综合能源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同时,指导有关企业发起组建广州市氢能和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发展联合会。

在项目建设方面,建成珠江新城、大学城、从化鳌头、知识城北起步区、番禺万博商务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分布式区域综合能源项目,金融城起步区、金融城东区综合能源区域集中供冷系统建设有序推进。

二、关于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和用能单位碳账户的情况

目前,电力体制改革试点事权在国家、省两级。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业务”中提出: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探索电力期货,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加强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应用,鼓励金融机构按照绿色电力消费水平对企业给予支持。广州市有关部门、电网企业将认真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等文件精神,推动分布式综合能源主体直接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电力资源配置,推动综合能源、新能源公平参与市场交易。

我市积极探索建设碳账户体系,此前印发《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业管理部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关于金融支持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依托“粤信融”和“穗碳”平台探索建设广州企业碳账户体系,通过培训覆盖全市11个区8万余人次,截至2024年底注册“碳账户”企业用户6201家,2024年新增3938(同比增长174%)。“穗碳”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碳排放计算监测管理+第三方碳排放核查+企业碳效率评级+绿色金融+产业园区”全流程线上服务,提供绿色金融专区,入驻14家金融机构,上线102款金融产品,促成授信绿色金融贷款25.2亿元。

三、关于财政金融税收等情况

一是财政补助方面。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广州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重点用能单位建设的能源信息管理系统,符合条件并经评定为甲、乙、丙等级的,补助资金标准分别为20万元、10万元、5万元。

二是金融方面。金融部门推进“碳账户+碳信用+碳融资”碳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基于企业碳账户创新推出贷款利率与碳排放强度挂钩的系列绿色金融产品,激励企业主动持续降碳减排。

三是税收方面。税务部门通过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目前,我市采取多项措施推进税收政策落实。依托12366纳税服务热线、办税服务厅等渠道,广泛宣传节能环保税费政策措施,聚焦减税降费各项部署要求,辅导企业正确核算、及时申报、准确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坚持把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开展精准辅导、推动政策落实等工作同步开展,积极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拓展非接触式办税措施,简化优惠事项办理流程,大力推进税费事项网上办、掌上办,符合政策条件的严格落实“申报即享受”制度,切实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四、关于节能改造的情况

我市正稳步推进综合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建筑领域碳达峰研究。住建部门印发广州市促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发展资金支持实施办法,对本市辖区范围内具有良好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及引领示范效应的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和标准编制、科研项目进行资金支持,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补助。积极推动利用屋顶资源开展多场景分布式光伏开发与建设,实现企业使用电网电、光伏电的综合能源利用,据了解,截至2025年4月底,全市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超过300万千瓦,落成一批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屋顶光伏等项目。

五、关于新技术研发推广的情况

我市高度重视综合能源技术研发推广及新兴产业集群的推动建设。在创新平台方面,由南方电网牵头组建的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2024年底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设立国家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心围绕大容量、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的规模化新型储能技术装备,聚焦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超级电容)、机械储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超导储能、热(冷)储能、氢储能等五大领域、十大方向本体技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高地,将有力支撑综合能源项目及相关技术在广州的产业化应用。在技术研发推广方面,结合综合能源推动“技术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落地,广州供电局2024年构建200余项科技成果产品矩阵,形成共计120项成果与12家产业单位合作开展转化实施。

在应用场景推广方面,我市积极联合新能源与新型储能领域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举办各类推介活动与专场宣讲。3月27日,我委联合广州供电局等单位举办广州市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应用场景推介活动分布式光伏建设专场宣讲;4月15日,我委联合有关单位在黄埔区举办广州市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应用场景推介活动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会,会上智光储能、融捷能源等综合能源项目产品制造业企业介绍了产品研发和创新情况。

下一步,广州市将按照国家、省的部署,持续推动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加强统筹谋划、政策支持、重点项目储备,尤其在应用场景推广拉动产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综合能源等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水平。

非常感谢对广州市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5月20日

(联系人:刘学敏,电话:83123699)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广州市:持续推动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