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整个风电行业的竞争格局在改变。
宏观环境的变化让整个行业都有了危机意识。过去几年,国内存量市场的竞争一直以价格战的方式为主。
然而,随着风电运营环境的变化,风电机组本身的成本或者说低价优势并不能给运营商带来相对应的收益。「价廉物美」是不符合商业规律的,最终让整个产业链条利益最大化的一定是「优质的产品获得良好的回报」。
所以,发起「价格竞争」的人一定不会停留在这个层面。在轰轰烈烈的价格竞争中,国内前十的风电机组厂商其实已经出现了分化,这个分化的标志,就是大型化风电机组的研发和稳定量产能力。
从全球视角看,海上机组的主流竞争将会在 8MW 这个基线上进行。而陆上,将会在 4MW 这个基线上进行。
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就失去了在增量市场竞争的资格。
过去,我们一直觉得陆上机型受困于运输条件,机组大型化会有个极限。然而,这几年技术的发展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以塔筒模块化技术为代表,可以预见,依靠新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手段,未来的 4MW 以上的大型风电机组可以无障碍地运往任何陆上风场。
而海上的机组大型化竞争会更加剧烈。
在机组大型化的道路上,没有捷径,也没有弯道可以超车。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及企业长久以来的投入和人才沉淀。
所以,能够持续地进行新机型研发的企业才有未来,这里才是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