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感觉里,风电运维好像要低调一些,接近2.2亿千瓦的风电装机量还在不断增加,谈论运维服务的声响却没能同步,为什么?
背景和原因,是很难一言两语描述清楚了。业主没有养成专业运维的习惯;风机设备还未到大量出保的时间;运维的概念还集中在维修阶段等等。但有着信念的,特别是专注于运维工作的企业,当然自觉重任在肩,希望能够在风电运维的业务领域中有所成就,有所突破。
破除风电运维的认识误区是第一要务
运维这个概念,既可以指具体的工作,又是一种服务,任何专业的运维,总是要进入到服务领域的。那搞清楚风电运维的服务是什么,和具体的运维工作有什么区别,显得尤为重要。
风电运维≠设备维修
维修维护下风机和电气设备,就可以说做了运维吗?这是最常见的认识误区,但很不巧,很多风电场的业主就是这样认为的。简单安排几个人值班,有故障了就打电话给到设备厂家给替换维修下,好像很足够,殊不知埋下了很多风险。
风电运维≠风场看守
也有意识更到位的,会安排一个小型团队驻扎在风电场里,安排好巡检和管理计划,参照着其他电厂的方式进行运维。但是,如果把风电运维当做“风场看守”,只是被动的做筛查补漏的工作,风电的价值恐怕要流失不少。
风电运维≠安全监督
涉电的行业领域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安全是第一要务,但从来不是全部。风电运维离不开安全,如果要确保切实的安全无忧,就需要和各种其他工作配合,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了。别让运维变成风险的报警器——只有声响,却不解决问题。
运维工作都包括哪几部分?是系统维护及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和风险处置。
其实,罗列工作事项并不难,在工作中发现了新的问题,也加入到工作的序列当中也是常见的做法,真正让风电运维可以称之为专业服务的,是系统化、定制化、科学化运维等方面的能力。
专业风电运维服务是第三方服务商的“杀手锏”
萨纳斯在新能源运维领域,已经有了多年的积累。风电运维如今“三国争霸”,设备商、持有方、运维商各有千秋。不过,专业人做专业事,一个行业想要长足发展,终归会回到这条道路上来。作为专业运维商的萨纳斯,针对风电运维的独有特性,自有独到的杀手锏:
精准完成故障定位
设施维护能力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故障的定位和处理能力。常见的方式,都是通过老带新的知识学习,像医生掌握诊疗规则一样,看到a现象,得出A结论。但是,麻烦之处也在于此,有时候a现象对应的可能不止一个故障可能性,一个个查下去,人力是完全无法覆盖的。我们更多的,是借助数据的能力进行定位筛选,特别是合理的运用SCADA,借助自有的信息预判模型,这时输出的判定的准确度将会大大提升,风电设备的维护难度将减少很多。
多维的统域管理
风电场的建设形态是非常多样的,除了海上和陆地的区分,在更小的维度上还有更多的独特性,是随着风能资源的分布看似“随机”分布建设的,远没有光伏看起来集中和整齐。完成一定区域的统合管理,借助的也是数字化的手段,将所有的相关工作,在执行上区块化,在监盘上集中化。具体来说,应当包含团队配置分配和工单分配,巡检任务,动态化库存,快速响应线路打通等。这对运维团队的综合控制能力也就是专业化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
数据触点的升级改造
想要实现基于数据和经验的决策支撑,对系统前端的支持能力要求是不低的。风电设备的集成度较高,往往也自带一些基本的信息化工具供业主使用,这可能是行业改造升级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这需要行业共识的推进进程。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数字系统的升级改造必须符合实际项目需要,对个案性的要求很高,对定制化的能力要求也高。我们的一线团队在进行改造时,都会按照实地考察——提取特征点——方案修正的路径进行,根据实际需求,分时间分阶段的推进。
智慧安防及安全体系
回到安全问题上,才是进入到真正混乱的战场:所有人都觉得已经做好了安全管理,但安全事故仍层出不穷,为什么?关键在于安全管理和体系有没有标准化评判,以及有没有监督反馈机制。我们推动的运维安全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安全防控措施,二是评价反馈系统。措施包括工器具采买,安全工作规范,保险,预警和处置预案等等。评价反馈系统则更多利用了我们的数字化优势,例如通过视频监控来判工作是否合规,有无安全隐患,通过数据反馈判断故障隐患层级。
专业的风电运维人要有预防与前瞻性
不得不承认,风电市场的发展的确迅速,像春雨之后的草坪一样,无数新绿破土而出。运维的良莠不齐无法回避。但想要提升运维品质,切实的让风电新能源脱离政策护佑,自主造血,为清洁能源和减排创造价值,运维人需要有更前瞻的眼界和预判能力,即使当下的工作需求还未达到,也主动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特别是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能力。
毕竟,一个行业的长远从来不只在庙堂,更在我们每个运维人的选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