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海力集团多措并举 加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反常的气候变化再度刺激了世界各国已经脆弱的环保神经,发展低碳技术,实施产业技改,建立“绿色工厂”,实现低碳社会已刻不容缓。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低碳经济已驶入国家规划的快车道,我们向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海力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逐渐探索出一条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信息的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海力经济逐渐呈现出质量好、效益高、亮点多、后劲强的良好局面。

  一是提高认识,把节能减排同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在低碳经济愈喊愈烈的今天,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把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统一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早在2003年,当众多煤炭企业满足于房柱式开采带来的短期利益时,海力集团领导就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站在时代的高度发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声,并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制订了企业新的发展思路,将“以矿业为主”完善为“以矿业为基础、汽配业为主导、航空部件维修服务业为补充”,倡导节约能源,主张多条腿走路,迈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的确,早期的矿业曾一度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和它本身的高耗能性势必会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发展。集团领导审时度势,运用到逼机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构筑了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先进汽配业为支撑,航空部件维修服务业为先导的发展格局,成功实现了从“资源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

  二是夯实基础,将节能减排同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相结合

  在推进科学发展过程中,海力集团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尊重自然生态为准则,大力倡导节约型企业。为加大集团节能减排的力度,完成集团制定的任务,集团专门成立了节能管理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亲自任组长,各分管副总任副组长,定期召开节能专门会议,研究部署节能工作。集团根据年初出台的《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实施方案》,把集团确定的节能减排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负责人身上,健全目标责任、成本核算、定额消耗、考核奖惩等制度,不断完善材料发放制度,重点加大自用煤、油料、坑木等原材料和易耗品的管理力度,逐渐建立起“目标明确,责任清晰,措施到位,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把节能减排真正纳入日常管理和考核之中。

  三是加大力度,把节能减排同调整结构相结合

  集团在抓规模、上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产业结构优化,瞄准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下大力气主攻“高、精、尖”优势项目,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首先,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和资本运作,大力发展汽配产业,大手笔,大气魄打造出以汽车散热制冷、刹车制动、汽车发动机、电子覆盖件等为主导产品的海力国际汽配产业园雏形。在项目入园上,集团重点选择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项目,实现资源、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资源共享。目前,集团所属同创公司正在积极运作上市前各项工作,集团将利用这一时机,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努力由汽配业向整车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放大。

  其次,集团领导紧紧把握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发展航空部件维修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进一步深化,大众航空时代正逐步向我们走来,这预示着省资源,节能源,附加值高的航空部件维修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集团充分利用北京得天独厚的航天产业基础和有利的资源优势,果断建立北京国美联航空部件维修公司,力求在飞机发动机维修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以此为起点逐渐扩大到产品设计和开发。

  四是创新举措,把节能减排同淘汰落后工艺和加快科技创新相结合

  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集团对重点耗能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按规定淘汰了落后的高耗能设备。对煤矿风机系统进行了改造,更换原有能耗大效率低的旧式风机,每年可节电69.12万KWH;购置新兴潜水泵,淘汰原来的高耗能潜水泵及各种井下馈电开关等高耗能设备;大大节约了用电,并定期对仪表进行了校验,精确度提高,能动性更好;设计车间消防,完成排污池及锅炉脱硫池基础建设,净化化工业污水,脱去锅炉尾气含硫物。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新的技术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为此,我在集团提出了“科技强企”战略,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产学研相结合,重点开发低污染、低消耗,清洁环保产品。目前,由集团同创公司研发的内翅片空气散热装置,以热交换效率高、总成重量轻、材料消耗少、成本制造低,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排量少而受到客户、经销商的欢迎。经鉴定会专家一致鉴定该项目所采用的新结构、新方法在国内属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本项目产品,具有优良的品质,已批量试制并与福田、陕汽等主机厂家配套使用,受到客户的良好赞誉。这是集团利用高科技保护环境的一个成功案例。

  五是拓宽路子,把推进节能减排同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

  企业按照“建设生态企业,打造绿色海力”的环境发展目标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加强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大力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技术的研发,积极与县环保部门联络,对锅炉等硬件辅助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对工业污水进行微生物处理,为创建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工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实做好自身节能降耗和节约工作,集团对废旧材料实行以旧换新,边角余料回收再利用制度,每年节约材料费用60多万元;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一部分井下回填,保护耕地,其余修复道路;建立防尘蓄水池,实现了排水循环利用。公司还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对煤炭的开采、加工、到制成品及废弃物产生实行全过程源头控制管理,既减少污染,又节约了成本。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提倡员工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做到人走灯灭等等,2009年,集团完成节能量2240吨标准煤,超额完成了任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海力集团多措并举 加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