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可再生能源和风电发展不再规模至上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于近日在2016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式上指出,可再生能源风电的“十三五”规划已经基本制定完成。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处长李鹏在会上还表示,“十三五”时期,我们有个非常重大的思路,就是在整个风电乃至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再以规模为导向,不再只注重新建的规模,更要重视利用,特别是就近和就地的利用。

而这种新能源发展方向的转变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看来,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由单纯的扩大规模向质量和效益转变;二是由高补贴向通过竞争方式来降低补贴转变。

孟宪淦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这种转变在风电或光伏发电中已有一定规模,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比较典型的就是弃风、弃光非常严重,近两年也并没有太大的改善。比如辛苦建设的风电场或光伏电站,有很大比例都存在着弃风、弃光。”孟宪淦指出。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风电平均弃风率为21%,同比上升了6个百分点。另外,国网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累计弃光电量为33.05亿千瓦时,同比增91%;弃光率为12.1%,同比上升2.05个百分点。

“其实这最终还是发电量的问题。我们国家的装机有很多,但发电量却有一定的差距。这也体现了一个效率和效益的问题。”孟宪淦强调道,因此,不能单纯的追求装机数量,还是应看发电量有多少,更要输出去,用得上,而非弃风弃光。

据了解,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风电上网电量仅占总电量3.3%,而整个欧洲已超过11%。相较而言,我国的风电发展距欧洲等风电强国仍有较大差距。

另外,在这方面的补贴拖欠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根据孟宪淦的介绍,今年上半年的补贴缺口就高达550亿。今年底可能会达到600亿。他认为,这么大的补贴缺口造成的后果就是风电、光电上网的电价拖欠。更会影响企业的效益,甚至亏损。

孟宪淦还告诉记者,“‘十三五’时期,在风力发电方面已明确提出风电要平价上网。可能再过四、五年便不再给补贴,这意味着今后要走市场机制,而不是依靠政策推动、靠补贴来发展。既然要走市场机制,追求的一定是质量和效益。这也说明我国的风电和光电正逐步走向成熟。”

这种新能源发展方向的转变在孟宪淦看来,首先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同时还要通过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降低发电成本。除此之外,各项政策的落实也是尤为重要的。做到不拖欠、不弃风、不弃光。电网也要及时的收购,要输送、消纳。为风电、光电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就近和就地”利用风电和新能源,也是外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孟宪淦告诉记者,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两点。一是要注意加强电力体制的改革。由于就近就地的利用风电和新能源与传统的电力体制相比,有着颠覆性的变化。

他解释道,传统的电力体制是集中的、单项的,而现在这种分布式的则是分散、双向的。这种由集中变分散,由单项变双向的变化,就意味着电力体制必须要进行改革,为接受可再生能源做好电网建设工作。

另外,在管理上也要更加细致,更加繁琐。在新形势下,要注意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孟宪淦介绍道,过去的《电力法》规定,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现在有无数个分布式的,这为将来在电力机制的管理和建设上带来很多的麻烦。牵扯到电力体制怎么改革的问题。

“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要建立市场机制,过去电网既买电又卖电,将发电与电力用户相隔。今后,发电和电力用户可直接交易。”他举例道,如建立一个小型的风力发电厂,想用电直接就买,不需要再经过电网。这些对于过去的电力体制和电网都是颠覆性的,所以更加需要加强电力体制的改革。

另有某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还表示,相关政策的落实还是需要地方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对可再生能源有足够的重视,加强监管工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可再生能源和风电发展不再规模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