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气象专家罗勇在2010中国科协学术报告会上指出,近百年气候变化观测事实证据的完备性、人类活动与自然因子作用的相对贡献大小等四方面问题成为气候变化科学争论和质疑的焦点。只有通过加强科学研究,才能解决或减少这些科学不确定性。
罗勇在报告会上作了题为“关于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争论与质疑”的报告。他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在分析气候变化事实,探究气候变化机理,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目前气候变化科学争论和质疑的焦点以及科学不确定性问题,主要集中在近百年气候变化观测事实证据的完备性、人类活动与自然因子作用的相对贡献大小、气候模式和利用模式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可靠性,以及气候变化影响的严重程度等方面。对于气候变化及其成因与影响的不同看法和观点之争,将推动气候变化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只有通过加强科学研究,才能解决或减少气候变化科学不确定性。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团体优势以及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中国科协主办了此次学术报告会,其主题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4位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就防灾减灾、转基因作物、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疫苗免疫等有关社会和科技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与评价,深入探讨了其成因与机理,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和方法,并就听众、新闻媒体和网民关心的部分问题作了解答。
此次报告会由中国气象学会承办,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农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协办。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教授主持会议。驻京有关科研院所专家学者、部分高校师生,全国学会和相关社团负责同志,以及有关新闻媒体等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