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中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为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积极的政策框架。新近颁发的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南京的“十一五”规划同样把新能源产业列入发展的重点。
新能源产业,一个新兴产业正在进入人们的视线,走入人们的生活。好风凭借力,奋飞正当时。南京的新能源产业正凭借着这股“东风”,蓄势冲高,其前景令人期待。
无限“风”“光”从这里起步
谈起南京的新能源产业,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用“‘风’‘光’无限”加以形容。他所说的“风”实际是指南京正在形成特色的风力发电齿轮箱制造,“光”则是指领先世界的太阳能发电以及太阳能电池生产。
在这些“风”“光”领域,数家龙头企业雄姿初展。江宁开发区高湖二路以南的一块工地上,一个塔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个塔柱的下方是二三十面大幅镜子。这些看似不关联的镜子和塔柱,却在进行着光电转换。这就是我国第一座“70千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系统”。与之相隔不远的南京中电光伏公司,在通过另外一个途径利用着太阳能。车间内第一条生产线已达产,第二、三条生产线正在调试中,即将形成100兆瓦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展示厅内的沙盘展现着即将到来的“太阳能时代”: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沙漠上排列着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手机用上了太阳能电池板……光电转换随时随地进行着。
做齿轮箱起家的南京高齿公司,则把视线转向了风能发电,开发出了风力发电齿轮箱,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公司董事长胡曰明说:“国家到2020年风力发电要做到3000万千瓦,对齿轮箱来说就有200多亿元的市场,如果再拓展到国外,市场就更可观了。”
自主创新挺起新能源产业脊梁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在南京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在省内乃至国内却有着重要一席,甚至引起了国际企业巨头的关注。世界500强西门子“垂涎”南京高齿,曾表示愿以15倍的价钱收购,被婉言谢绝。知情人士都明白,西门子看中的是南京高齿的技术创新能力,其齿轮箱的研制能力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美国GE干脆与南京高齿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远道而来采购高齿的风力发电齿轮箱。
“自主创新挺起了新能源产业的脊梁,这里的技术创新与世界同步。”市科技局的有关负责人评价说。在南京,每个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企业都有着过硬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南京高齿的风力发电齿轮箱是自主研发的。中电光伏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率保持着世界纪录,一个国家级的光伏技术研发中心正在筹建中。中材天成新能源公司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则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耀明领衔开发。
从“谋一域”走向“谋全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刚刚兴起的新能源产业,正在从企业自发发展,走向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的自觉发展阶段。南京市正立足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局,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考虑产业布局,不再局限在单个企业这个“一域”,而是从“谋一域”走向“谋全局”。
正因为如此,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新能源产业被写进了南京的“十一五”规划。市政府已在着手调研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不久,江苏省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在南京宣告成立,力图形成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推进产业协调发展。
企业也在为南京的新能源产业出谋划策。中电光伏副总徐成荣说,南京的新能源产业基础很好,下一步的关键是,政府尽快拿出鼓励发展措施,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尽快拉长产业链,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南京新的“城市名片”打出去。张耀明院士则举例说,国外几年前就在推广“屋顶计划”,鼓励居民在自家屋顶建小型太阳能发电站,政府给予补贴,推动太阳能发电的快速产业化。目前,上海借鉴国外模式,推出了“10万屋顶计划”。南京的这一步“棋”该如何走,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