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一看像饲料,近一看是燃料。这是记者6月13日在北京节能环保展上见到的一幕。据观察,这种燃料完全依靠农作物的秸杆、废弃木屑和微量的精煤混合加工而成,形状酷似“颗粒饲料”的生物质新型燃料,通过特制炉具旋转输送通道,到达燃烧池可产生液化气一样的熊熊烈火。而烈火产生的负压还可以把燃料灰渣清出燃烧池,达到
无尘燃烧的目的。
目前,这种新燃料与燃烧炉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据称,该类型的燃烧系统既有适合农村单个家庭使用的炊事炉,也有适合家庭高档别墅和供热力、热电使用的大型清洁燃料炉。
工作人员说,尽管有些类型炉具的燃烧需要一定量的电源来辅助燃料的输送和鼓风,但总体运营成本却很低廉。特别是在环保节能方面尤为突出,拿此燃料和煤炭燃料污物排放相比较,10万吨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可产生的CO2为0、SO2100T、烟尘400T、灰渣5000T;而10万吨煤炭燃料可产生200000T的CO2、1000T的SO2、1400T的烟尘和40000T灰渣的污物排放。两者相比,仅灰渣一项生物质燃料就比煤减少了35000T的排放量。一方面由于长时间开发带来有限资源短缺的危机,另一方面却有效地利用废物加工形成再生燃料,既减轻了废物本身对环境的污染,也降低了燃烧时的废物排放,于企业于国家都是一件大好的事情。时下,中央正在提出建立节约型环保型社会,应该说,这种新型燃料的出现,为落实有效资源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固基石。
据粗略统计,每年仅在北京地区烧掉的煤燃料就高达数亿吨。光是清理燃料渣耗费的人力物力,保守估算也得数百万元。然而,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却隐含其中,那就是煤炭燃烧过程中,硫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一次性燃烧带来的资源浪费。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作为传统燃料的煤的功用已不仅仅局限于燃烧,通过加工还可以制成化纤,化学肥料等高科技转换产品。生物质燃料的出现,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又让人们有了选择的空间。而每分钟折合1.3分钱的燃烧成本,必将迎来燃料消费市场一次新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