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我国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取得预期成就

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民最关切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我国农业管理部门主要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通过这种示范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心下沉到县,落实好中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战略部署,因而取得预期成就


1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以来,农业部围绕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一重点,部署和实施了主攻优质高产、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加强生物灾害防控、促进粮食生产经营产业化等工作;建设了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举办了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班,组织龙头企业负责人到四川仪陇进行投资考察;召开了全国发展“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和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工作,初步制定完成“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帮助编制完成了35个示范村建设规划,并正在指导联系村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已为每个示范村、联系村规划确定了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已在100个村开展了科技进村入户工作,启动并培育了一批科技示范户。2007年还将进一步扩大科技进村入户的范围。已在示范村、联系村普遍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农民施用专用化肥。结合当地实际,为21个示范村所在县安排了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100万元,为12个示范村所在县安排了其他农机化项目资金1015万元,并重点向示范村、联系村倾斜,指导当地推广适用的农牧机具。积极扶持示范村发展秸秆养畜,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引导示范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开展了“一村一品”建设,帮助农户建设农民协会和农村合作社,推进生产发展。在示范村普遍开展了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并为示范村提供植保服务,每周组织一次病虫害测报。还为一些示范村联系村协调推荐了农作物优良品种,指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2)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以来,农业部结合百村调研、规划编制等工作,开展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调查。以完善农业生产生活设施为重点,积极推进已有资金渠道向示范村及其所在县倾斜,通过种养业良种、动物防疫、优粮工程、农村沼气和乡村清洁工程等项目,2006年已安排示范村及其所在县中央投资10182万元。完善农村科技信息入户和技术推广。今年将为适宜发展农村沼气的示范联系村普及农村沼气。各对口指导与服务单位积极协助示范村、联系村推进了村内公共设施建设。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3)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2006年以来,农业部突出推进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在农业部干部培训中心对来自全国35个示范村所在县的73名农委主任、农业局长、畜牧局长和农场场长进行了培训。在江苏省华西村、黑龙江省兴十四村对100个示范村、联系村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了培训。还对示范村信息服务站信息员进行培训。各地、各对口指导和服务单位还结合农业部开展的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百万中专生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在示范村联系村开展了农村实用人才和就业能力培训指导,提高农民素质。已在100个村建设了农民科技书屋。


(4)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6年以来,围绕示范村和联系村建设,要求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明确一位负责同志担任联络员,建立了上下贯通、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围绕农民减负、土地承包、征地补偿、集体资产管理、民主理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建设等新农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示范村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即将对示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开展培训。2006、2007两年将为所有示范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在示范村联系村积极推进了“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制度,引导农民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积极筹资酬劳开展新农村建设。引导村委会将村集体经济收入、支出情况张贴上墙,一些示范联系村选举产生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负责使用和管理筹集的新农村建设资金。


(5)开展七项活动,办好28件实事。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要求以示范村规划为指导,发挥农业部门的职能,集中在示范村和联系村开展增粮(产)增收、“一村一品”产业促进、科技兴村、生态建村、村级组织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完善、以及和谐农村创建等七项活动。


一是认真开展增粮(产)增收活动。为示范村、联系村普遍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结合当地实际,为21个示范村所在县安排了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100万元,为12个示范村所在县安排了其他农机化项目资金1015万元,并重点向示范村、联系村倾斜,指导当地推广适用的农牧机具;组织示范村、联系村有代表性的农户参加“百村科技入户专项计划”培训,选聘技术指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服务。为村民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为实现增粮(产)增收的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为示范村、联系村普遍确定了一种或几种主导产业,组织当地农业部门选定了主推技术,重点推广标准化农业生产技术;对适宜畜牧业发展的地区,积极推进畜禽小区建设,改善防疫条件和养殖环境;为具备条件的示范村、联系村引进了一些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了与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沟通,积极争取“一村一品”示范项目。


三是积极推进科技兴村。在示范村、联系村普遍开展了新型农民培训、实用人才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专家为村民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同时安排示范村、联系村负责人及所在县农业部门负责人分别到江苏华西村、黑龙江兴十四村及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开展培训和交流,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农民,提高他们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素质和能力。为35个示范村统一建设了农民科技书屋和信息服务站,部分单位还组织了赠书(光盘)、增设备活动,进一步完善了科技书屋和信息服务站的服务功能。结合2006年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了示范村、联系村的农资市场监管、排查和规范整顿工作,确保放心农资下乡进村;部分单位还指导示范村、联系村建成了规范的“放心农资店”。


四是大力推进生态建村。在适宜的示范村、联系村加快了农村沼气建设步伐,部分地区已经完成80%以上的任务。在条件具备的示范村、联系村,大力发展太阳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大部分示范村、联系村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通过修建污水排放沟,订购垃圾桶,建设污水净化池、垃圾发酵处理池和物业管理站,改善环境卫生,提高生活质量。


五是协助推进村内公共设施建设。通过协调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准备为每个示范村、联系村修建一个篮球场,两个兵乓球台。各单位还积极协助示范村、联系村推进了村内公共设施建设。或是村内道路,或是农民文化活动中心,或是农村卫生室,或是集中供水塔,有的修缮了小学校等等。这些实事都是农民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六是引导创建和谐农村。各单位发挥自身优势,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引导示范村、联系村开展和谐农村创建活动。有的抓“村级和谐大院”和“党员岗”创建活动等;有的还指导示范村、联系村完善村规民约,树立文明风尚。对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七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指导大部分示范村、联系村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健全了规章制度,完善了运行机制,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村民搭起连接市场的桥梁。帮助指导示范村、联系村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了民主管理能力。


2 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


农业部准备进一步完善示范村建设的工作机制,努力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及时总结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经验,宣传推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1)抓好示范村规划的实施工作。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细化规划的基础上,研究落实示范村各项建设项目,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


(2)努力为示范村办实事。围绕7项活动,办好28件实事,深入推动示范村各项建设事业的开展,提高示范村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加种养业良种、植保工程、动物防疫、农村沼气、渔政渔港、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沃土工程,以及测土配方施肥、阳光工程、科技入户、保护性耕作等项目投资规模,扩大实施范围。二是加快培育农村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综合利用农村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推进农业生物质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把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紧密结合。在适宜地区和农户加快普及农村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开展生物柴油、生物质乙醇的示范试点,培育生物质能源作物产业。三是努力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努力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研究提出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的具体办法,探索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积极争取建立农业发展基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我国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取得预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