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应用正在改变着青岛经济运行轨迹,提升了循环经济层次,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可持续发展后劲。
青岛是一个能源紧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城市,还是一个滨海旅游城市。这样的城市特征决定了青岛更要走节能、低耗的发展之路。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青岛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先后在”海水源低温热泵技术”、”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材料”、”热工、热泵及太阳能技术”、”生物柴油关键技术”、”兆瓦级风电机组设备”等若干领域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从而开始将海洋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由点到面应用到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来,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青岛海洋能应用在两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一是利用海水源热泵技术制冷或供热,二是海水淡化。在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媒体中心,投资576万元的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成功,技术人员介绍说,这种空调的运行成本仅为普通空调的一半左右。目前,青岛已在企业、居民区、公共建筑等地建成10多处项目,年可节约能源折算1000多吨标煤。海水淡化及海水应用初具规模,现在海水日利用量达到200多万立方米。海水淡化用于工业用水的成本,已经低于自来水进行软化处理后用于工业的成本,这为许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在生物质能应用上,青岛已在”生物柴油”、”沼气”、”秸秆气化”等方面获得长足发展。青岛利用棕榈油、动物油脂、花生下脚料和地沟油生产的生物柴油,经有关部门检测,质量优于国产0号柴油,但每吨成本低于市价1000元。全市已累计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1处,年产气量100万立方米,建成户用沼气2.4万户,年产气量749万立方米。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站14处,年供气量600万立方米。另外,秸秆发电、秸秆乙醇等一批工程项目已经立项或正在动工。
在太阳能和风能应用上,青岛有许多指标也走在全国前列。太阳能取暖、洗浴、照明广泛应用在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和旅游景点,其中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率达到8%,居全国领先水平。青岛今年动工建设或已投产的风力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1.64万千瓦。由政府引导、科研部门支持、企业主体研发的太阳能光电技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膜电池、光伏电池玻璃膜板等一批项目,把青岛开发太阳能推向了纵深。
青岛发展新能源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与自主创新联系在一起,先突破技术瓶颈,后进行应用开发。二是与产业联系在一起,不仅使其自身成为一个产业,而且要形成新的设备制造业。目前,青岛已基本做到了新能源产业和设备制造业同步发展。青岛的理念是:发展一种新能源,形成一个新产业,壮大一个新设备制造业。
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突破,为青岛提升循环经济层次创造了契机。青岛已形成”点、线、面”循环的基本框架。”点”循环是企业内的循环,主体是企业,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效果显著;”线”循环是企业做,政府部门帮助;”面”循环是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循环体系,目前,青岛已形成家电回收循环、汽车废旧轮胎回收循环、废铝回收循环三个”面”循环系统。
山东青岛以新能源提升循环经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山东青岛以新能源提升循环经济
相关推荐
- ESG实践,助力老挝绿色发展
- 厄瓜多尔批准643兆瓦分布式能源项目
- 英国电动列车创下320公里行程世界新纪录
- 国家能源局:提升电力消纳新能源水平的同时,也将积极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
-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近50%
- 国家能源局:今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的增量超过了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 新疆能源监管办为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配套项目提供高效许可服
- 首批并网!哈萨克斯坦单体最大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 共拓东南亚市场|东方日立与日立亚洲(泰国)达成战略合作
- 乌兰察布新能源装机超1400万千瓦 发电占比超50%
-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8-12月电力市场分时交易结算有关工作的通知
- 《关于调整陕西电网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政策解读
- 澳大利亚超过4GW新能源发电产能达到满负荷
- 西班牙废除反停电法案
- 欧盟提出2040年减排90%的措施
- 美国美丽大法案取消对太阳能和风能征税
- 六部委重磅发文: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
- 黔西南州能源局关于兴仁铁垚新能源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备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