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玉环:偏远海岛成就“海上花园”

全县,陆域面积37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却有1901.73平方公里,海洋比陆地足足大出5倍。这就是玉环,台州唯一的海岛县—————拥有海岸线329.14公里,其中岛屿岸线261.65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136个,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13个。
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海岛玉环是我省海洋经济大县,其经济社会的每一次巨变,都和浩瀚的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7月17日,“生态台州行”记者一行再次走进玉环,走进地处台州最南端的“海上花园”。

2006年度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监测通报—————
无机污染,值得关注
“4-6月份玉环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均受到无机氮污染……4-6月份玉环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均受到无机磷污染……其余月份平均含量均符合海水养殖水质标准。”这是《2006年度玉环县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监测通报》的一段结论。
面对当前海洋生态破坏加剧、海洋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总体趋势,玉环上下已经展开行动,并走出了一条海洋生态环保的新路子。
规划先行,抑制海洋生态日趋恶化。修编《玉环县海洋功能区划》,从宏观上控制海洋开发和管理;实施《海山海洋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鸡山海洋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玉环海洋生态环保建设向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去年,在中鹿岛到披山洋之间投放黑鲷15万尾、贝类800公斤;今年,又投入40万元,投放鲷类鱼苗20万尾,荔枝螺苗种5000公斤、单齿螺苗种1500公斤、管角螺苗种400公斤,并首次投放海蜇25万只。对遭受破坏的水生动物群落进行修复,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密切对玉环海域实施赤潮监测和监视,并开展海洋环境监测评估工作,全面实施对乐清湾养殖区水质环境监测,开展玉环污水处理厂如海排污口监测和华能电厂工程项目施工期和运行的跟踪监测。加强对渔业投入品监管,规范捕捞渔船保鲜剂的使用,抑制禁止使用的药物等。

玉环县海洋功能区划—————
功能分区,各司其职
港口航运区、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旅游区、海水利用区、海洋能利用区、工程用海区、海洋保护区、特殊利用区、保留区,这九大区就是玉环对其近2000平方公里海域的具体分区。
经过多年发展,玉环海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临港产业和海洋旅游业发展较快,海洋渔业和海涂围垦稳步增长,沿海和海岛基础设施普遍改善。玉环是一个陆域资源小县和海洋资源大县,如何利用海洋、善待海洋,这是一个科学命题。为此,根据有关规划,以及玉环沿海海域的自然条件、环境状况、地理位置等自然属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玉环于去年修编了《海洋功能区划》,将该县海域划分成不同类型且具有特定主导功能或有一定功能顺序的海洋功能区。
“既然划分了区域,就是要以此作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保护好我们的家园。”玉环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制定海洋环境保护规划、选择海水淡化取水口、入海排污排涝口、审批海洋(岸)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海洋倾倒区和各类海洋保护区等,都必须依据海洋功能区划。开发利用海岛及周围海域的资源,也应当依据海洋功能区划,并采取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得造成海岛地形、岸滩、植被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严格控制、逐步减少陆源和海上污染物入海总量,依法加大未经处理达标后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
乐清湾海洋环保区域合作—————
温台联手,共促和谐
乐清湾,我省三大半封闭海湾之一,面积约463.6平方公里。我市的玉环、温岭以及温州的乐清,都与之比邻。海域自然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历来是我省、我市重要的海水养殖基地和贝类苗种基地。
2006年,有关部门对乐清湾的生态状况进行了监测调查。“开展乐清湾生态监控专项检测,是为了掌握乐清湾海洋生态状况,了解乐清湾生态变化趋势,为调整乐清湾开发强度,减轻生态压力,控制海洋生态恶化趋势,维护生态健康与安全,持续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科学依据。”玉环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冯建华表示。《2006年检测报告》显示:2006年乐清湾生态系统依然处于亚健康状态,接近不健康边缘;在整个乐清湾海域,内湾(乐清澳)的生态问题尤为突出。
“为此,温台两地展开了区域合作。”冯建华介绍,为促进乐清湾海洋生态保护,遏制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省海洋与渔业局制订了《乐清湾海洋环境保护区域合作实施方案》。《方案》以温州市的乐清、洞头和我市的温岭、玉环辖区内的乐清湾海域及依托路域为合作范围,建立起一个包括海洋环境的监视和监测、重大海洋污损事故应急处置、海洋灾害区域防治和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的海洋环保区域合作体系,逐步发挥保障乐清湾海洋环境健康和海洋生态安全的关键作用。

见证生态海山
海山,顾名思义,海上的岛屿。它孤悬于乐清湾上,山清水秀,鸟雨花香,东眺楚门半岛,西望乐清市,南极玉环岛,北穷温岭市,由9个岛屿组成,目前总人口6900余人。这里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滩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物总量都很高,是世界濒危物种黑嘴鸥在我国的最重要越冬区之一,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琵鹭等鸟类繁殖、栖息地之一。
7月17日,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道路,驱车半小时后,终于见到了一个简陋的小码头,一艘小渡船正准备起锚开往海山。
船慢慢向乐清湾深处驶去。我们倚靠在甲板上的栏杆旁,看着渐渐变蓝的海水,感受着略带潮湿的海风轻佛,烈日当头照的那缕不快也随之烟消云散。
此时,忽然传来了同行者的一声惊叹:“快看!”顺着他的手势,我们看到成群的银色小鱼迎着涌动的海水欢快地向前跳跃,在海面上泛起一片波光粼粼。
半个小时后,带着满心的期待,记者踏上了海山乡最大的茅埏岛。从外围看,这是一个似乎还未开发的原生态岛屿,可是,当车子穿过一个山洞隧道后,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个让人惊叹的“世外桃源”。清新的海岛空气、崭新的乡政府大楼、绿油油的农作物、平坦的水泥乡路,宜人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不得不让所有的外乡人羡慕。
“海岛就是交通不太方便。”在海山乡的办公大楼里,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说道。但他的脸上却并没有因此而抱怨的神情,反而多了一种自豪。虽然海山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但这却成了海山的一大有利条件,“生态立岛”成了全乡人的工作目标。短短几年,海山乡投入各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就达1.023亿元。
2002年,海山乡开始编制生态建设规则;2004年,海山乡滩涂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被评审通过并批准实施,这是浙江省第一个滩涂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2005年,向“省级生态乡”进军;2006年,乡里又开始了“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工作。
在海山乡,保护生态意识深入人心,就连中小学里,生态教育也被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保护和开发好这个生态湿地,乡里出台了十大政策:禁止围垦滩涂成陆;种植红树林;养殖新品种藻类;设立瞭望台……随着乡村环境面貌的一天天优化,这个绿色海岛每年吸引飞来越冬的鸟类中总会出现不少的“新面孔”。
站在滩涂边,倾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记者仿佛也看到了冬天小岛上鸟儿成群的景象。白鹭或悠闲踱步,或翻飞空中,一阵阵啾啾的鸟鸣声清脆悦耳;海涂湿地上,两三只野鸭在水中自在畅游,偶尔啄食起水下的小鱼,惊起圈圈涟漪……
“保护滩涂湿地的生态平衡,不仅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也谋福了海山乡的居民,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乡长占福章自豪地说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玉环:偏远海岛成就“海上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