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国际轨道交通展公布了一组信息:全国4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已有超过30个城市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近期规划建设线路55条,总长约1700公里,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
另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总投资规模1.5万亿元,其中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规模1.25万亿元,另外机车车辆购置和技术改造投资规模为2500亿元
轨道交通热潮涌动,给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巨大机遇。而对江苏省常州市而言,它更被看成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崛起的重要契机
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曾经表示:怎样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机遇,是对常州企业家和各级政府的考验
常州人的危机感
范燕青此话的背后,是深重的危机感。
作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上世纪80年代,常州和苏州、无锡曾一起成为苏南模式的代表——“苏锡常”,共同组成江苏经济的第一方阵。
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常州与苏、锡的距离开始拉大。1990年,苏州、无锡工业值高于常州市50多亿元。到2004年,苏州的工业增加值已是常州的3倍,无锡已是常州的2倍以上。“苏锡常”真的成了“苏锡无常”。
常州市统计局课题组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与近年来部分沿海城市快速发展的势头相比,常州在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以及民营经济发展上。
苏南经济研究专家指出,改革开放之初,常州在全国率先发展乡镇企业,使常州作为新兴工业城市而迅速崛起;但随之却先后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这两个重要的历史机遇面前,慢了半拍,这是造成常州与深圳、温州、苏州等城市差距的根本原因。
现在,又一个机遇摆在了常州面前。对这个在装备制造业上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相对完善的产业链的城市而言,蓬蓬勃勃的“轨道交通热”几乎就是送上门的大蛋糕。
全国最强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业是常州最大的优势产业。2003年,常州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内惟一的国家级轨道交通车辆产业基地
“从产业集群角度来说,常州的产业基础和条件无疑是全国最强的地区之一。”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轨道交通专业的专家说。
据统计,常州市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产业基地现有企业37家,相关科研院所1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资产总量超过150亿元,拥有各类设备总量80亿元,基地全部员工4万余人,零部件生产商几乎涵盖了从轨道交通车辆的动力系统、电器及控制和车厢内饰等全部各个环节。
2005年常州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就指出:常州迎来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潮起”的历史机遇。常州应全力推动轨道交通整车研制,完成产业链中最后一个环节。
今年6月,江苏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协会专家在上海介绍说,常州轨道交通产业基地主要研究开发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重点自主开发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装置、减振器及车辆内装设备关键零部件;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体设计及制造技术。
常州人期待的是,到2010年,常州轨道交通产业销售能达到400亿元。
龙头企业要跑得快
最强的产业集群,并不意味着就能带来最大的市场和最多的订单,事实上,轨道交通热潮之下,全国包括长三角区域内,就出现了相当多的“弄潮儿”
“同处长三角,并不意味着常州轨道生产企业就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杭州地铁集团新闻处的一位人士表示。已经开工的杭州地铁一号线工程车辆招标工作尚未开始,这位人士认为杭州地铁会面向国内企业平等招标,“谁有实力就选择谁”。
如何让最强的产业集群发挥出最强的规模效益?这是常州必须回答的问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国内众多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企业中,数家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作为我国大功率内燃机车的摇篮,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厂无疑是常州轨道交通产业基地中的“龙头老大”。
事实上,戚机厂也早已将做强常州轨道交通产业的“破题之作”——整车研制,搬上了议事日程,其整车的电子样本设计与主要参数研究也已经基本完成。
不过,戚机厂的竞争对手也不少。
“戚机厂生产的大马力内燃货运发动机在国内市场是具有较大优势的”,常州发改委工业处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但谈及与株洲、大连、长春等国内其他主要轨道生产企业的竞争优势比较,该负责人巧妙回避。
“整车制造的定位必须是市场形势和国家政策双重筛选的结果。”谈到目前的状况,常州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产业联合会专家表示。事实上,放眼长春、株州、浦镇等国内从事地铁和轻轨整车制造的厂家,“吃得饱”的也仅长春一地而已,“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这位专家说。
记者致电戚机厂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戚机厂生产的是柴油机车,而北方车辆集团生产的是电力机车,竞争关系不明显。据了解,目前国内机车和动车组制造业的竞争焦点在于高速、重载技术,竞争主要在南北车集团之间展开。
期待民营企业唱大戏
除了“龙头企业”要跑得快,常州或许能够在整合民营轨道交通企业力量上有所作为
在常州,有两大民营轨道交通企业——常牵中心和今创集团。
“我们的主要产品是机车内的控制系统”,常牵中心宣传处一位负责人说:“我们与南京浦镇客车厂、北车集团有近20年的良好合作关系。”
据了解,常牵中心是集轨道交通、数控设备、办公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4项业务于一体的现代民营企业集团,2006年完成工业投入2亿元,销售16亿。近年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去年底签定的斯里兰卡机场线合同总金额为1.565亿美元。
常牵中心目前中标的项目有:上海地铁一号线(延伸线)及地铁明珠线、铁道部25G和25T新型提速客车、广州地铁一、二号增订线、广州地铁三号线、青藏线、EMU动车组、铁道部300公里高速列车空调系统、北京地铁四号线、北京机场线、上海地铁9号线。
至于今创集团,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则是“目前在国内我们没有对手,我们的竞争对手都在国外”。据了解,今创集团为铁路客车、地铁客车和轻轨车辆配套产品达500多种,主要产品为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控制系列、电源控制系列、车用电器系列,及内装饰系列。
2007年4月,首次动车组列车驶出上海站。这辆车次为D460的动车从上海开往苏州,而它豪华、舒适车内环境,就是今创集团打造的。
“像动车组的项目我们无须专门参与投标了”,今创集团相关人士说:“我们和青岛的四方机车车辆、长春客车厂组成联合体,由铁道部指定成为动车组的生产单位。”
据常州今创集团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企业正在为庞巴迪公司生产的英国伦敦地铁1402辆车列车配备玻璃钢车头、车用电器、座椅等60多种内装产品。今创集团于去年底获得了这项总价7000万美元的内装项目。
技术仍是致胜法宝
竞争的关键还是在技术,今创集团的经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们服务的主要客户就是庞巴迪、西门子和阿尔斯通等世界三大巨头”,今创集团负责人说。据介绍,正是与世界巨头的合作奠定了今创集团的高起点。目前,今创集团已经是西门子、庞巴迪和阿尔斯通世界三大铁路车辆制造集团的供应商。
英国克诺尔公司的专家认为:安全性在迅速发展的轨道车辆领域显得日趋重要。发达国家通常的做法是安装屏蔽门或安全门,对可靠、可用、可维护以及避免运营事故的要求极高。
据了解,国外产品价格昂贵,一条设有30个站台的地铁线屏蔽门系统费用超过4亿元。
2006年,今创看准这一商机,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屏蔽门控制系统项目。这套系统的优点是无须加装传感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目前,该项目功能性试验已基本完成,并完成了100万次开关门试验。
不久,这套符合国际标准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轨道车辆屏蔽门系统,将正式投放上海地铁9号线。预计这套系统在2008年的产值超过2亿元。
在技术创新上,民营企业的表现的确不同凡响。
“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湖南株州的南车集团电力机车研究所,但我们的优势明显”,这位人士说:“因为我们是民营企业,而对方是科研单位,在适应市场变化上,我们更灵活,就更有优势。”
2007年,常牵中心组建投资控股集团,实施资本运作,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对下属8家分公司全面实施集团化管理,并将以业务为纽带,组建4大业务控股集团。每年,常牵中心用于自主研发、联合研发的资金占销售额的6%,重点开发市场需求旺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政府如何作为
常州要成为国内最强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它的竞争对手并不少
湖南把重点放在建设优势企业方面。据记者了解,长株潭地区有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时代集团、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三大优势企业。湖南专门对之作了详细的战略规划。
2007年1月26日,在长春举行第7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期间,一辆崭新的城轨列车悄然出现在乘客身边。这辆国内最高档次的70%低地板轻轨车是由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为长春研制的,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外形最美观、重量最轻、研制生产周期最短的低地板轻轨车。长客是国内铁路客车、城轨客车的研发、生产基地。
据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透露,长春将在老工业基地基础上振兴,其中重要的项目就是轨道客车,“长客产值在目前基础上再翻一番没有问题,如果再把配套企业加上,达到200亿没有问题”。据悉,长春轨道客车在全国占70%。
在长三角内,还有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等一类来自新兴装备制造企业的压力。
面对竞争者,常州如何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这是眼下常州急需解答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