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云南力推“小水电代燃料”工程

全省6个试点县通过省级验收5.4万农民以电代柴保护森林33万亩

   相对于全省大型企业节能减排的大动作,云南省正在农村推进的“小水电燃料工程”同样扎实有效。据已经使用上了电磁炉、电饭锅的腾冲县界头乡大园子村农民李凤鸣说:“以前砍柴烧饭,又破坏森林又累人,如今用上小水电,省力省钱干净又方便。”据悉,云南省部分农家正在发生的变化,正是该省积极实施“小水电燃料工程”成果的缩影。

   农村居民烧柴是云南省森林资源消耗的大头,也是农民群众的一大愁事。云南省在国家的支持下,决定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从2004年1月开始,云南省在剑川、腾冲、潞西等6个县市启动了首批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项目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沿岸、“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红河流域等大江大河源头的乡村;目标是建设生态电站7座,装机2.1万千瓦,年发电量1.6亿度,总投资1.1亿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云南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建立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分设的管理体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代燃料生态电站经营者。实施方案规定:经营者依法行使经营权,负责代燃料生态电站的建设和经营,但只能保本微利经营;使用权属于代燃料农户,代燃料农户享有代燃料电量使用权和保护森林植被、不再砍伐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另外,还签订了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管理责任书,实行多项管理制度,让农户真正用上低价电、放心电。

   到目前,全省首批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腾冲、剑川、玉龙、潞西等6县市已通过省级验收。试点区5.4万农民实现以水电代柴,每年少砍薪柴3.6万立方米,使项目区内5万多亩退耕还林面积、33万亩森林植被得到保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311吨,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此外,项目区农民从上山砍柴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后,从事种植业、编织业等,每户年增加收入300多元,小水电代燃料获得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赢。

   今年云南省扩大了试点范围,为此已下拨资金1000万元,在红河、香格里拉等4县启动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

   据了解,云南省规划的小水电代燃料县有60多个,到2020年项目全部实施后,可保护退耕还林面积855万亩,自然保护区面积2269万亩,天然林保护面积9682万亩,重点水土流失面积治理4011万亩,每年代燃料用电量约23亿度,可节约薪柴1400多万立方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云南力推“小水电代燃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