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减排需要新技术和新能源

跨入2008奥运年,海内外人士对北京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近日,中南海主要领导人,如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还专门在北京进行环境考察,表明中国最高层非常重视奥运会之前的环境问题。

  可是,当海外朋友问到北京空气污染是否还那么严重时,笔者还是难免有些尴尬。尤其是近日,从海外回来的友人抱怨说,由于北京冬天烧煤取暖,在户外活动一天,鞋和衣领就会落满灰。这些说法有点夸张,但也并非毫无根据。

  但值得高兴的是,从现在开始,这种情况有望逐渐得到改善。在内蒙及河北交界处,几个风电场已经建成。专家计算过,在理想状态下,仅仅这两个风电场将能向北京市提供30亿千瓦的电力,可节约100万吨标准煤。由此可测算减排二氧化硫2万5000吨、烟尘3万吨,还可节约5000万元的燃煤运杂费用。

  笔者因回察哈尔私人牧场度假,经常途经与内蒙古隔邻的河北坝上一带,公路两边有很多发电风车群,感觉与荷兰和德国的景象一样壮观。这个美丽景象的后面,是环境改善的好处。风电以风能为动力,没有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相对于火电具有极大的环保效益。

整体形势还不容乐观

  据测算,目前欧盟应用风电可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30万吨、二氧化硫2万1000吨、氮氧化物1万7500吨。据丹麦BTM公司预计,到2025年,如果风力发电占10%时,即可减排二氧化碳14亿吨。这对创造良好的环境是个最大的贡献。

  整体上比较,中国节能减排的现状还不能令人乐观。“十一五”开局之年,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2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不降反升,节能减排两大指标均未完成。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十一五”期间的节能目标可能也很难实现。更让人担心的是,对于节能减排这种惠及子孙万代的大事,内地公众普遍都比较默然,有关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不到位。

  我不久前在比利时公干,发现欧盟的环保宣传工作早就普及到了儿童。很多上小学的孩子已经懂得和父母一起计算自己家庭每年排放多少吨碳,还对怎么减排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而在中国,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减少排污对自己和家人的实际作用。

  因此,还有必要不断呼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中国的企业家首先要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这样才会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和扶持环保技术和新能源的发展。当政府和企业都在真心做的时候,整个社会也会跟着一起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减排需要新技术和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