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湘潭新能源进村 农村人过上城里生活

  从垃圾池到沼气池,从太阳能热水器到太阳能照明灯,在易俗河镇京竹村,一种全新能源的使用正给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近日,记者来到了京竹村,亲眼验证了这个资源节约型新农村的建设情况。

  走进京竹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的村道。平整的水泥路,白色的路灯,十分惹人注意。村支书介绍说,这次村里花20万元安装了30盏太阳能路灯,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晚上出行不便的难题,同时也为村上走两型新农村路线,加速本村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今,太阳能越来越受到城乡居民的欢迎,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又可再生的新能源,太阳能路灯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能源,不耗电。白天,它把接受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路灯底座上的蓄电池里,到了晚上,蓄电池就自动放电亮灯,并且自动开关。而且每天工作时间在5至6小时,即使是连续阴雨7天也能正常工作。与以前的路灯相比,村上一晚要耗费70元电费,一年下来就得在这项电费上花费2.5万元,自从安装了太阳能灯后,村里电费的开支便节约了不少,而且村民们对这新路灯也非常满意。他们普遍认为路灯装好之后,出外散步的人也多起来了….
  
  随着新能源逐步的推广使用,村里人着实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改变。下午4点左右,我们来到一户农家,此时这家人正在用沼气做饭。因为沼气环保可循环,如今全村有100多户村民用上了沼气。村主任曾子贤告诉我们,为了推进两型新农村建设,鼓励村民使用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如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灶等等,村上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补助1300元,安装沼气补助800元。
  
  据了解,自2004年京竹村确定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的试点村到现在已是3年期满。近年来,村里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投入了两百多万元,村里已经修通并硬化了三条村主干道,修建沼气池104个,在村民居住密集区修建了垃圾池20个。村干部表示为了让村民们生活得更好,随后村里还将继续推广新能源的使用,并且还将安装30盏太阳能路灯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湘潭新能源进村 农村人过上城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