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白银:借“风”兴业正当时

  来自白银市招商局的消息 今年6月15日开工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白银中科宇能科技有限公司第一片1.5兆瓦级风电叶片,于11月6日成功下线。这标志着白银本土风电成套设备制造迈上了新台阶,风电设备制造业步入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日,白银市政府借势举办了白银风电产业发展推介会,向来自省内外的行业专家和广大客商就白银风电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推介说明。

  风电资源丰富:全市总储量在200万千瓦以上

  白银境内风能资源丰富,景泰、平川境内分布着许多天然风场,全年有260天风速在四级以上。经测风分析,全市风电资源总储量在200万千瓦以上,目前可开发的装机容量有100多万千瓦。已确定的风电场总面积约226平方公里,其中景泰县兴泉、北滩风力发电场开发面积约90平方公里,规划装机容量45万千瓦;景泰县上沙沃风力发电场开发面积约80平方公里,可供装机容量40万千瓦;平川区王家山风电场开发面积约56平方公里,可供装机容量20万千瓦。景泰兴泉一、二期风电场项目和北滩、喜泉镇沙塘子、下滩村北、马昌山、上沙沃西、白墩子、营盘水风电场等11个风电场被列入甘肃省风电场工程发展规划。丰富的风能资源为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风电正当天时、地利、人和

  我省风电产业发展起步早,进展快。全省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2.37亿千瓦。2003年以来,我省先后开展了风能资源评价、风电场选址,规划了一批大中型风电场,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白银市景泰县兴泉、北滩等11个风电场位列其中。2007年,我省提出建设河西陆上风电走廊的大战略,制定了以风力发电成套设备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振兴计划。截至去年底,全省建成和在建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风电成套设备制造研发也进入了新阶段。

  白银市区位条件优越。白银位于兰州、西宁、银川、西安等省会城市的交汇处,公路、铁路、航空、黄河航运条件便利快捷。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配套完善。目前,全市形成了有色金属、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工业体系;总投资4.5亿元的白银中科宇能科技有限公司兆瓦级风电叶片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中国水电三局白银风电塔架项目已建成投产,开始向国投平川风电场供货。能源供应充裕。全市煤炭产量达1056万吨,靖远一电、二电公司和大峡水电站、乌金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60万千瓦,年发电量140亿千瓦时;大唐景泰风电场机组安装已全部完成,国投平川风电场已并网发电;大唐景泰火电厂正在建设。土地资源充足,发展空间广阔,我市对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八大支柱产业项目,均实行特殊优惠的土地政策。政策环境宽松。我国高度重视风电开发利用,我省也积极鼓励风电产业发展,制定了建设河西陆上风电走廊的大战略,提出了以风力发电成套设备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振兴计划,并把白银市作为全省风电产业发展的重点。地质条件良好。白银市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区域均在本市境内或接近腾格里沙漠,可利用面积大,绝大部分是戈壁荒滩,地层承载力完全符合修建风电机组要求。电网容量充足。兰州至白银电网为1032千伏安,占全省总容量的47.7%,白银电网网架密度大,输电主干线回路多达二十余回,为白银风电并网输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白银周边的宁夏、青海、内蒙古等省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发展潜力巨大,对风电成套设备的市场需求广阔,为白银发展风电装备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发展前景广阔:5到8年形成2000台套风电设备产能

  白银市发展风电产业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加快产业发展正当其时。下一步,白银市将积极抢抓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甘肃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良好机遇,坚持政策扶持与企业投入相结合、风电场建设与风电成套设备制造相结合,重点培育发展风电装备产业;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中国水电三局、中科宇能公司、兰州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依托白银中科宇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电三局白银风电设备制造厂等企业,加快建设白银风电装备产业园;努力争取景泰沙塘子、下滩、马昌山、上沙沃、白墩子、营盘水风电场等项目及早开工建设,积极促成与摩根中控诺德文德(白银)风电设备有限公司风机总装项目。力争用5到8年时间做大做强风电装备产业,形成2000台套风电机组总装能力和配套设备生产能力,年产值达22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将白银打造成全省风电装备产业化基地的宏伟目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白银:借“风”兴业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