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同其他产业是一样的,也是一个市场竞争的过程。国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一定要提倡市场竞争,不能画地为牢,说谁能做,谁不能做。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来达到新能源的发展。第二,一定要提高技术门槛,尤其是对能耗、环境污染这两个指标,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能耗过高、污染过高的技术必须严格控制。新能源,无论是绿色能源、低碳能源,必须是对环境友好的。环境不友好,比如说多晶硅的污染技术,国家应该坚决制止。最后,政府要及时预警。比方说,今年我们有多少亿投资了,我们的行业是否过热了,经常的预警,但不要去卡它,不要设限制,不准你做等等,而是给予警示。因为企业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常说的投资浪费,客观来说,是市场竞争的一个结果,如果没有竞争、没有破产压力,那就出不来好东西。
举个例子,通用汽车,如果没有破产的阵痛,就没有新通用的诞生。不通过浴火,凤凰涅槃就不可能出现。现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会诞生一批符合市场要求的、新的、有竞争力的企业。所以,国家应从规范市场、从预警的角度为社会多提供一些警示性的意见。这次国务院发出风电、多晶硅面临过剩的通知,就是一个很好的预警。但是,这不意味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会有多大的改变。国家支持新能源,提高新能源比例的战略选择是没有错的,但是,一哄而起,特别是在新能源发展到规模、效益并存的时候,需要一定的技术、资金投入,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这一点,要给大家提个醒。
过去把新能源捧成一朵花,是万能的,拉动就业、拉动内需、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说得太多,给它赋予太多的责任,就像小孩一样,他不是青壮年,给它太多的担子,它承担不起的。
(作者李俊峰 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