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新能源产业结构进入转型期

日本大地震造成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许多国家迅速采取措施加强核设施安全检查和管理,在核能大国美国,奥巴马总统下令检查所有核电站运行安全,媒体、公众中还出现限制乃至“封杀”核电的呼声。
  
一直以来,核能作为一种清洁、安全的能源受到追捧。据世界核能协会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62个核反应堆在建,158个计划兴建,324个在初步拟议中。然而,福岛核泄漏危机严重打击了公众对核电安全的信心,人们开始对核能的前景变得忧虑。
  
核能真的该“下课”吗?其实,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之前,核泄漏事故在其他国家也有发生,1979年美国发生的三里岛核泄漏事故,首次敲响了核安全的警钟;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更促使人们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加强核安全建设。由此观之,审慎推进核能开发利用才是正确之路。
  
笔者更愿意把日本核泄漏事件看做是当前新能源产业结构进入转型期的一个标志,这对其他新能源来说,无疑是一次新的机遇。核危机促使世界各国重新审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深度检视自身的核能规划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与定位核能,并且在今后发展的重点中,向光伏、风能等尚未完全成熟但较为安全可靠的新能源转向。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日本核电站泄漏事件的“飞来横祸”,很有可能成为风电、光伏产业的意外之机。假如全球核电发展放缓,光伏、风电等其他新能源产业所占市场份额必然上升。其中,由于安全性较高,且资源丰富,发电质量稳定、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各类新能源中,光伏产业受益最大。
  
据有关统计显示,全球光伏、风能和生物燃料产业收入已经从2009年的139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881亿美元,增长35%;到2020年,光伏、风能和生物燃料产业收入有望翻番。
  
可以预见,随着多个核电大国对核电安全的重新认识,全球新能源格局也将发生改变,更为清洁、安全的新能源将成为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新能源产业结构进入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