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日前发布报告显示,如果得到公共政策的有力支持,到本世纪中叶,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供应的比例可达到77%。相比之下,2008年这一比例仅为13%。
报告指出,2010年到2050年间,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可使温室气体减排2200亿到5600亿吨,这将有助于实现去年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大会所确定的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的目标。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贞德拉·帕乔里(RajendraPachauri)表示,委员会整合了现有信息,对可再生能源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进行了科学评估,本次报告可为决策者们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健全的知识基础。
报告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三工作组起草,长达3000页,凝聚了120名专家的智慧,其完全版将于5月31日发布。第三工作组负责人奥特玛·艾登霍费尔(OttmarEdenhofer)表示,有了稳定的气候和能源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通过持续供应能源、稳定气候,能够造福人类。但可再生能源要实现显著增长,在技术上和政治上都面临重大挑战。
报告评估了160个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产生影响的科学构想,范围涵盖能效变化、人口增长、人均消费量等。报告称,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份额将会增加。据乐观估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需求的比例可达到77%,而最悲观的预计为15%。
在全球新增的发电能力中,可再生能源占据相当大的比例。2008年到2009年新增的3000亿瓦发电能力中,可再生能源贡献了1400亿瓦。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可再生能源仍在2009年仍实现了增长。到2050年,与核能或使用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的化石燃料相比,可再生能源对低碳能源供应的贡献更大。目前,就全球可再生能组成而言,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超过了50%。
虽然某些可再生能源技术已具备经济竞争力,但目前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成本往往高于市场上的能源价格。报告指出,如果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影响能被货币化并计入能源价格,将有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具备经济吸引力。在过去几十年里,多数技术的成本已大幅下降,未来可再生能源会出现重大的技术进步,成本进一步下降,将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拥有更大的潜力。
报告还指出,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各国必须要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承认和反映可再生能源更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减少空气污染和改善公共健康方面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