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海洋局在紧急召开的“渤海海洋环境专题会议”上透露,渤海海域污染早已不堪其重,陆上工业废水以及周遭农业面源污染、密集的海上运输和油田开发等,已让渤海面临成为“死海”的危机。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不久前公布的消息显示,辽宁绥中东戴河浴场沿岸、河北京唐港浅水湾浴场,均发现了来自蓬莱19-3油田的油污。
渤海是中国最浅的内海,更新能力有限。环渤海经济圈又是中国的第三大城市群,人口密集,一旦渤海变成“死海”,危害深远。专家指出,在此次漏油事故前,渤海水质就已经受到污染。渤海属于内海,水流的交换能力较差,受污染后恢复时间长,需要耗费更大的修复成本。另外,内海海域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紧密,受到污染后对当地生态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灾难性的。
重化工产业布局沿海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此前在青岛指出,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重近岸开发、轻远海利用,重资源开发、轻海洋生态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谋划的问题,并存在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雷同,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高耗能产业多、低碳产业少的问题。
作为山东经济的龙头,青岛近期规划建设了一批海洋经济示范园区和产业项目,其中青岛石化大炼油项目一年可实现100亿元税收;仅2009年,天津滨海新区就有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75个,总投资5182亿元,天津南部中石化天津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后,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1500万吨;在河北曹妃甸,千万吨级钢铁项目也已建成投产。
可以看出,即使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临港产业也没有降温的迹象,钢铁、石化、制浆等大进大出的产业,加速向沿海地区布局,这为环渤海地区“十二五”节能减排带来巨大压力,使这一地区环境容量越来越小。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认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重化工比重较大,资源环境较为脆弱。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顾朝林指出,目前环渤海地区的钢铁制造业所占比重非常大。钢铁行业是重污染、高能耗行业之一。 环渤海地区是我们国家新兴的能源基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以及冀东油田都在环渤海地区。冀东油田以稠油为主,不适宜远距离运送,就地布局石化产业肯定会加重污染。此外,环渤海地区还是煤炭转运的集中地。现在从营口到秦皇岛、唐山、曹妃甸、黄骅港,都成了山西煤炭的转口地。环渤海一些地方借机发展煤化工,这又会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产业集中布局、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
环渤海地区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环渤海地区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相关推荐
- 国家电投集团黑龙江公司克东金城100兆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
-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田林100兆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
- 云南省永胜县芮官山、芮官山二期、西山18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 中国能建浙江火电承建的埃及康翁波500兆瓦光伏电站EPC项目完成全部建设工作
- 中国中车出口哈萨克斯坦标准新能源机车下线
- 乌兹别克斯坦首个大型风电项目成功完成全场240小时可靠性运行
- 甘肃玉门红柳泉400兆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内蒙古电力集团2025年首个分散式风电送出工程提前并网投产
- 光大环境落子生物天然气 助力打造国内首条近零碳绿色冶金生产线
- 四川凉山会东堵格二期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完成浇筑
- 乌兹别克斯坦泽拉夫善风电EPC项目圆满完成111台风机吊装
- 四川通江县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充电基础设施奖励资金)项目审查结果的公示
- 广西平南55兆瓦农光互补光伏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 贵州青阳200兆瓦风光互补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四川美姑县2024年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充电基础设施奖励资金)奖补对象的公示
- 四川普格县节能减排(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奖补对象及分配方案的公示
- 四川德昌县2024年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充电基础设施奖励资金)补助的公示
- 四川越西县发关于2024年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充电基础设施奖励资金)补助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