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美国和伊朗高官在巴格达举行了27年来的首次正式会晤。尽管双方只是围绕各自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的要求交换了看法,但在伊朗核问题再次发展到一个结点的关键时刻,这次看似与伊核问题无关的会谈却可能决定着战争与和平的天平将向哪方倾斜。
此前,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席巴拉迪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了伊朗并未按1747号决议暂停核活动的结论,美国必须慎重考虑下一步是否必须采取实质性措施解决这一矛盾。
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更多是一种姿态上的压力。联合国制裁决议主要针对武器禁运和金融援助等领域,尚未对伊朗石油出口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造成重大直接影响。但是,如果安理会采取更严厉的制裁措施,特别是延伸到金融、贸易和能源等领域,势必触及欧洲国家的经济利益。而且,美国如果坚持对伊采取更为广泛和严厉的制裁措施,还可能会遇到来自俄罗斯的坚决抵制。
因此,美国下一步单方面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伊核问题的可能性增加。最近,美国已经开始加快了在海湾地区军事集结的速度。24日,美军的两个航母战斗群通过霍尔木兹海峡;随后,布什政府透露,增援伊拉克的最后一批5个旅、共1.5万名美军下个月将抵达巴格达。同时,英国一家主流媒体近日援引情报人员提供的消息称:美国总统布什已同意中央情报局采取秘密行动,以实现伊朗的政权更替。
在此情况下,美伊之间举行的直接会谈可以说是美在关键时刻对伊朗真实意图的一次摸底。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评估,伊朗目前距离最终拥有核武器所需的时间为3至8年。从绝对的时间角度看,只要伊核问题仍有转圜的余地,美国对于通过外交手段逐步解决伊核问题是可以等待的。
所以,此次美伊会谈中,美方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伊朗的战略目标和对美在中东地区存在的真实态度。即,美伊之间的大战略是否存在根本冲突。
美需要确认,伊朗从务实的角度出发看待其核开发计划,不会开发核武器以谋求地区霸权,能够接受美国影响力在中东地区的存在。伊朗能否在美国关注的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发挥正面作用无疑将是美国对伊朗真实意图作出判断的重要依据。因此,尽管此次双方回避了伊核问题的敏感话题,但美伊会谈却会对美国今后是否会动用军事力量解决伊核问题的决断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
会谈结束后,双方均用“积极”来描述这次会晤,伊朗大使表示,双方可能在一个月内再谈。显然,伊朗同样认识到此次会谈的真实意义。
巴格达会谈决定伊核走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巴格达会谈决定伊核走向
相关推荐
- 伊朗愿立刻解决伊核问题
- 外交部就伊核问题、中日东海问题等答记者问
- 伊朗前总统哈塔米:伊核问题除谈判外别无它路
- 伊核危机将引发金融制裁
- 普京认为制裁会破坏解决伊核问题积极势头
- 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呼吁各方在伊核问题上保持耐心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埃及环境部签署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文件
- 国家发改委解读《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
- 山东省能源局解读《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
- 克罗地亚石油天然气公司 INA与德国能源巨头 E.ON签署电力供应协议
- 国家能源局:积极支持交通用能等绿色甲醇终端利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 河北:开展退役风电机组、退役光伏设备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制订
- 踔厉奋发新征程 | 能源向新 发展逐绿
- 习近平山西考察强调,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 习近平山西考察强调,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 内蒙古察右中旗:扩大绿氢产能,有望成为京津冀等地区重要氢能供应基地
- 永福股份正式签署印尼最大光储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 波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