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意大利和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遭到下调,发达国家政府债务问题不断发酵,9月底大宗商品价格集体跳水。面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突然来袭的记忆如在昨日。
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铝价出现雪崩式下滑,最大跌幅超过80%。中铝公司2008和2009两年亏损上百亿元。然而仅两年后,中铝实现了逆转,2010年实现利润26.96亿元,不仅如此,2011年,中铝在世界500强的榜单中位居第330名,并进入世界矿业集团的第一阵营。短短两年之间,从“高台跳水”到“华丽转身”,中铝凭什么?
危机让体制机制等问题集中爆发
2009年,临危受命的中铝公司总经理熊维平面临的情况是,除去2008年亏损的近70亿元外,2009年1月份又亏损了18亿元。
铝业是非垄断行业,竞争本来就很激烈。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铝价下跌,铝行业自身的产能过剩、结构失衡固然都是原因,但当时国内仍然存在着亏损较少,甚至没有亏损的铝厂,其中不乏民营企业。熊维平和中铝公司领导班子一起,放下身段,到民营企业“对标”。一看才知道,在管理层级上中铝有的企业多达5级,而民企只有2到3级。同样产能的铝厂,民企只用1000人,中铝却用11000人,仅科级以上干部就1000人。熊维平意识到,“中铝遇到的严重困难,从根本上讲不是金融危机带来的,也不是产业和竞争对手带来的,而是自身体制机制和结构性问题的集中爆发”。
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中铝公司推行了“压缩管理岗位、压缩管理机构”的双压缩工作,管理层级压缩了1到2级,科处级干部从13000多人减少到7800人,4500名干部退出了管理岗位。在山西的中铝分公司只留下了2000人,是原有工作人员的1/8,以维持原有产能,剩下的14000人通过劳务输出、辅业改制等方式安置,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兼顾了社会稳定。
改革虽然伴随着巨大的阵痛,但也孕育着新的生机,到2009年8月,中铝公司实现了当月扭亏为盈。到2010年年底,中铝实际降低成本近百亿元。熊维平坦言:“如果不是金融危机,一系列的改革、调整,恐怕没那么容易实现。当面临生死存亡关头的时候,只要是为了生存,大家都会支持。”
节能减排成扭亏为盈的重要支撑
铝业为人所诟病最多的,是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高能耗。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实现扭亏为盈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山西分公司停掉了40万吨能耗相对较高的烧结法生产线,余下的180万吨生产线采用了创新混联法,每吨电解铝的成本下降了近百元。
2009年至2010年,中铝公司在资金严重紧张的情况下,仍投资约300亿元,开展节能减排为主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在行业内率先加大淘汰落后技术产能力度,关闭了29万吨电解铝小型预焙槽,淘汰了23万吨能耗较高的氧化铝生产线和11.68万吨铜冶炼生产线。
“为了节能,我们的员工甚至把工厂走廊里的三个灯,关掉了两个,只开一个。”中铝公司负责人说。对中铝来说,所谓的节能减排,不是一个个生硬的数字,而是一点一滴的细节。
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仅让中铝公司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为中铝公司扭亏为盈提供了重要支撑,更让中铝公司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赢得了新一轮竞争的主动权。
坚持国际化和多元化,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
中国是资源大国,但计算人均就变成了资源小国。如今全球经济竞争最为白热化的无疑是资源的竞争,中国企业如果不走出去,参与到全球资源的配置中去,不仅将输掉企业的前途,更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中铝公司成立伊始,就确立了国际化发展道路。目前,中铝公司已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5个海外子公司或代表处。
“目前铝土矿的对外依存度为50%,铜精矿的对外依存度超过80%,铁矿石则达到65%。无论是从国家经济安全出发,还是从中铝自身发展期望来看,走出去都是中铝的必然选择。”熊维平说。
在中铝国际化的道路中,最为引人注意的是与力拓合作夭折一案。虽然与力拓的第二次注资没有成功,但在力拓收购案中,中铝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现了一个有原则、负责任、讲信用的形象,积累了宝贵经验,进一步增强了中铝国际化的决心。
正是坚持走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道路,中铝公司才能把握住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对国际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应对危机,完成转型升级。
改革要成为企业发展的常态
2001年中铝公司成立之初,总资产只有358亿元,10年后总资产达到3972亿元;营业收入也从成立之初的182亿元,增长到2010年末的1954亿元。中铝人总是自豪地说:“这相当于10年再造了10个中铝。”
这10年期间中铝一直没有停下改革的脚步,在国内外市场形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改革已经成为中铝的一种常态。2001年“中国铝业(601600,股吧)”在纽约、香港上市,实现的是由传统管理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铝公司10年的“国际化”道路,实现的是“共和国长子”向“国际化的企业公民”的改革。在2009年金融危机中,主营的铝业遭受价格滑铁卢之际,中铝公司实施了全方位深度结构调整,实现了单一铝业公司向综合性矿业集团的改革。面对比其他公司多出近十倍、甚至十几倍的人力成本的问题,中铝公司果断地开始了管理改革创新,实现了从冗官冗员向精简结构的改革。
正是这一路坚持不懈的改革,让中铝化危为机,不断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也让中铝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谷底,更为自信地奔向“建设最具成长性世界一流矿业公司”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