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江苏盐城:1235.76万千瓦!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东部沿海再造“新三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东部沿海城市能源绿色转型典范

每用100度电有60度来自新能源

在全球能源市场面临深刻变革、能源转型的大势下,盐城积极策应国家能源战略,扛起“双碳”使命,强化“C位”担当,建设绿色能源之城,探索“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发展,在争当“双碳”目标践行者和引领者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盐城是中国东部沿海能源绿色转型的典范城市。

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盐城云集国家电投、华能、国家能源、三峡、大唐、国信、华电、中广核等一大批央企和大型国企,实施风光资源系统化、规模化、集中化开发。

“十三五”期间,盐城规划海上风电容量822万千瓦,占全省56%。海上风电并网容量占全省61%、全国39%、全球10%。“十四五”期间,盐城规划近远海海上风电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超过全省70%。同时,对光伏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开发建设,打造中国东部沿海光伏发电基地。

截至9月底,盐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235.76万千瓦,占全省25.48%,规模全省第一。其中,风电946.58万千瓦,占全省42.12%。1至9月份,新能源累计发电量198.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9%,占全省新能源发电量29.15%,占全市社会用电量59.23%。这意味着,全市每使用100度电,就有60度来自新能源发电。

盐城是中国东部沿海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集聚高地。

盐城以“龙头引领”“链式思维”,构建“2+2+2”新能源产业体系,做大做强风电、光伏两大优势产业,加快布局储能、氢能两大未来产业,培育壮大输变配电、综合能源服务两大配套产业。

加快构建形成“两大集群、四大基地、八大园区”产业发展格局,打造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光伏产业集群,建设近海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开发基地、远海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开发基地、千万千瓦级光伏综合利用基地、千亿级海上风电运维基地,布局大丰风电产业园、射阳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园、东台风电产业园、阜宁风电装备产业园、滨海风电产业园、响水风电产业园、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产业园、建湖光伏产业园,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含绿量”。

在风电领域,盐城引进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为代表的整机制造企业,中车电机、中材科技、时代新材、上玻院、京冶轴承等配套装备制造企业,以及泰胜风能、海工能源、长风海工等海工制造企业,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在光伏领域,盐城已成为中国光伏产业重地,阿特斯、天合光能、协鑫、润阳、悦阳、正泰新能源等一大批大型知名光伏装备制造企业落户投产。

目前,盐城集聚157家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今年1至9月份,新能源规上企业开票销售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75.73%。

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绿色”“低碳”一直是盐城的靓丽名片,彰显盐城的责任担当。

不负时代,踔厉奋发。盐城市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盐城计划到“十四五”末,新能源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装机容量达2000万千瓦,在东部沿海再造一个“新三峡”,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综合能源保供基地,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安全保障贡献力量。

竞逐“零碳产业园区”新赛道

近日,在中车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射阳基地,生产车间内横卧着巨大的风电叶片,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忙碌,冲刺年度生产目标。

“自2019年8月份企业正式投产以来,相继试制和投产国内最长纯玻纤叶片、国内首套碳拉挤梁叶片等代表前沿技术新叶型,已成为中车株洲时代新材实现‘双海’战略的桥头堡,也成为射阳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的核心单位。”射阳基地总经理孙永彬介绍,今年9月,基地实现107米、110米双百米级海上风电叶片同步下线、量产,这也是该公司落户以来,承接试制、量产的最大叶型,也是首次突破双百米级的重大海上项目,订单超百支,目前计划试制、量产120米级以上海上风电叶片,为深远海资源开发做技术储备。

株洲时代新材料射阳基地位于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低(零)碳产业园核心区。与该公司同批入驻的还有远景能源、禾望电气、东方电机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这个总规划面积2.58万亩的园区,未来计划引进中车三期百米级以上叶片制造项目、希倍优电解制氢成套设备项目、氢蓝时代氢燃料电池及整车智造项目等重点项目,致力建成江苏省零碳发展先行示范园区。

加快推动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将成为落实精准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落脚点。射阳沿海可开发风电资源近15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217.55万千瓦。2021年,完成新能源发电量34.8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108%,全年碳减排达455万吨。当前,射阳深入开展新能源场景示范行动,探索贯通“电力—能源—碳排放”协同路径,一体推进零碳园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综合性项目布局建设,打造沿海绿色能源示范基地。其中,会同市发改委、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局、国网盐城供电公司等市级部门力量,探索开展平台搭建、零碳改造、储碳增汇、要素配置,稳步推进零碳园区建设。

射阳港经济开发区聚力打造集风场开发、装备智造、科创研发、检测认证、运维服务于一体的风电全产业链条,已集聚27家产业链关联企业。“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全市首个低(零)碳产业园区试点建设为契机,以‘新能源装备、海工装备、高端装备’为核心,加快‘能—碳’双控平台建设,确保11月中旬实现园区内企业、楼宇等能耗使用和碳排放情况的实时管理和监测。”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克宁说。

同时,园区加快推进大连重工年产30万吨海工装备智造、中车时代150米级大兆瓦叶片智造、CQC新能源创新基地一期、长风海工二期、国家级海上风电观测设备测试基地等低(零)碳产业园区核心片区项目。加快签约希倍优年产500台(套)1400标方以上电解制氢成套设备、海上风电弯曲限制器等项目,以及亨通储能、远景空气分离生产线等项目,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提高区域能源供给水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大力发展风电,是实现双碳目标与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之一。盐城风电产业起步较早,在项目规模化开发带动下,已形成较为健全的风电产业链体系,涵盖开发建设、部件与整机供应、配套服务等,并打造出风电产业集群,风电已成为盐城经济转型发展的增长点与动力源。可以说,盐城有发展风电产业的良好基础,盐城提出在东部沿海再造一个“新三峡”,对解决区域能源供给,进一步提高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在新一轮新能源产业竞逐中,盐城应发挥风电产业的比较优势,不断提高市场供给,帮助落户风电装备企业迭代升级,为落实全国的“双碳”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主任 胡小峰: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主题明确,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和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盐城是我国最早建设沿海陆上风电的城市之一,更是我国开发海上风电的排头兵;盐城沿海滩涂、海域资源丰富,有良好的建设条件和开发经验,具有规模化开发风电、光伏的潜力。盐城新能源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风电、光伏上下游各产业链企业及配套的研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服务中心等。在此基础上,盐城提出的在东部沿海再造一个“新三峡”的目标,恰逢其时。可以预见,在“十四五”时期,“新三峡”将展现雏形,至“十五五”时期,“新三峡”将为东部沿海实现“碳达峰”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戚海峰:当前,发展新能源已深入人心。盐城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是贯彻落实我国“双碳”目标及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深入践行江苏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具体体现。盐城市有发展新能源得天独厚的建设条件,是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且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7.6米/秒,远海接近8.0米/秒,且少有台风等恶劣气候影响,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95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年均日照时数在2300小时以上。目前盐城市已累计建成新能源装机容量1235.76万千瓦,规模全省第一,同时,盐城十分注重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极大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新能源已成为盐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根据“十四五”规划初稿,盐城市海上风电未来可开发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滩涂光伏规划可开发规模在2000万千瓦以上,此规模将支撑盐城在东部沿海再造一个“新三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江苏盐城:1235.76万千瓦!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东部沿海再造“新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