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不能错失的机会 奥巴马将引爆新能源风潮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以来,一系列施政方针,都不太见效,也不讨好社会大众。分析家们一致看准,他为了恢复经济,能够发力的,只能在新能源领域。在腾讯商学院专栏作家陆新之看来,与美国经济形成犬牙交错之势的中国,新能源产业也有不少机会。内地的企业,为了不落后于这次产业突变的大机会,也许应该积极争取在政策和措施上有所倾斜,才能把握住动荡纷乱时代的机会。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环境保护这个词是一个悖论。一方面,几乎所有的企业家出于道德,不得不表示自己所在的是一个支持环保的公司,而另一方面,商业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又在提醒着工商界,环保是一件需要花钱的事,而且通常是件需要额外花钱的事。比如在2008年年初的时候闹得沸沸扬扬的限塑令的问题,在网上就有人说,保护环境我们大家都知道很重要,可是超市里没有塑料袋还是很不方便啊,让我每次多花那五毛钱买一个塑料袋,那不岂不是替无良奸商分担了吗?

举个小的例子来说,环境保护这个话题在房地产界就一向是一个“打品牌”、吸引眼球的事。一出据说是50年代生人导演、60年代人编剧、70年代人主演的号称表现80年代人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奋斗》最近在网上被批判得很激烈,大家普遍认为这出戏很“雷”,不切实际胡编乱造,歪曲了八十年代年轻人的形象了。作为一个和房地产业有些许关系的人,看这出连续剧的时候,难免会对剧中陆涛为之奋斗的地产项目“田园牧歌”印象深刻,为了得到那块土地,这个八十年代出生的小伙子擅自增加1亿5千万的投资,他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充分贯彻了自己的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一个充分利用高科技和环保技术的项目——也因此项目的投资越来越大,最终把陆涛给逼上了绝路。这个项目的命运如何?我没有看到结尾,听说这是一个和谐的结局,项目在各方的支持和妥协下,终于完成了,不过搬进去的不是象陆涛那样的年轻人,而是他的富豪老爸那个群体。当然,这是对的,一个投资如此巨大的项目,它的销售价格定然不便宜,它的目标人群就不太可能是年轻人。

电视剧和现实,都向我们表达了一个正确的道理,那就是,环保是一个日益时髦的理念,可是为了实现这个理念却需要花费比不环保更多的金钱,也许年轻人们更倾向于接受环保住宅的理念,但是他们的经济实力却可能阻止他们用行动表达出他们的愿望。

2006年Dominion公司调查表明,加拿大人关注全球变暖问题、环境问题、污染问题和新能源技术,并且将会在2020年成为主流意识。因此,部分消费者买房的时候会选择低可溶性的挥发有机物材料,从而降低建筑残余有害物质的侵害,选择实木地板或者混凝土地板而不是化纤地毯,选择购买标有Energy Star认证的电器、优质的房顶和最新的节能高效的炉子——看这份报告会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可是慢着,报告还说了,这样的环保意识可能要到2020年才会成为主流思想,至于现在,地产经纪们说了,人人都在口头上承认环保很重要,但是真的有一座“绿色房子”摆在面前的时候,却未必人人都会珍惜这个机会。有64%的人认为,所谓的绿色和环保,只是商家促销的手段,一面往自己脸上贴上高尚时髦的金字招牌,一面从消费者口袋里掏更多的钱。所以,地产经纪们发现,绿色房屋的发展,除了有赖于购买者的环保意识和教育背景之外,更依赖于他们的“奉献精神”。

是啊,不是所有人都象陆涛那样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一点完美主义,有一掷千金的勇气和资本。根据多伦多一些地产经纪的市场调查,许多消费者表示,如果绿色产品能够提供长期良好的经济回报和达到能源节约的目的,他们对绿色产品还是很感兴趣的。不过这种情况在今年可能会得到改善,因为正面的例子终于出现了。12月19日,新闻报道说,多伦多市一名居民在翻新其60年旧屋之后﹐其太阳能发电设施所发的电﹐除足供自用之外﹐还有多余卖给电力公司﹐令他最近收到的电费单﹐不但不需付款﹐而且还收到电力公司付给他240元。该个翻新工程花了8.5万元﹐比较贵的器材包括太阳电池板及收集地热的器材。由于翻新的旧屋节能﹐而太阳能发的电也用不完﹐可以卖回给电力公司。这位先生的这笔钱不是他出的,有家做太阳能器材的公司选了他的房子参加一项节能比赛,而最终的结果是,这位先生可能再也不需要交电费了,而且更加大快人心的事情是,他还能赚电力公司的钱!

美国总统奥巴马新任以来,一系列施政方针,都不太见效,也不讨好社会大众。他号称的CHANGE,总是要做点事情出来。而分析家们一致看准,他为了恢复经济,能够发力的,只能在新能源领域。因此,在2009年之内,美国政府就会下猛药不惜本钱地大开发新能源。这种类似大跃进式的努力,必然会在全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尤其是与美国经济形成犬牙交错之势的中国,新能源产业也有不少机会。当然,刻下最大的问题,还是能够起到环境保护作用的新能源产业成本居高不下。内地的企业,为了不落后于这次产业突变的大机会,就应该积极争取在政策和措施上有所倾斜。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中国的企业们,现在要有展望十年的视野和眼界,才能把握住动荡纷乱时代的机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不能错失的机会 奥巴马将引爆新能源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