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套汽车自动驾驶方向
Selenium自动驾驶系统,能够不断学习人类司机的开车习惯
7月中,英国牛津大学孵化的Oxbotica 公司发布了一个名为Selenium的自动驾驶系统。这套系统不依赖于 GPS,而是通过给车辆添加传感器组件的方式,对环境进行判断。它能适应各种场景,比如室内/室外、地上/地下、有行人的园区或者开放式公路等。
在硬件方面,Selenium 系统包括了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该系统的硬件和其他自动驾驶方案并无太大区别,但其核心技术在于算法层面,它可以不断学习人类司机的开车习惯,变得越来越“聪明”。
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Oxbotica可以逐步获得路线数据,通过分析人类驾驶者的行为自动学习,提高反应能力。
牛津大学副教授、Oxbotica联合创始人英玛尔·波斯纳(Ingmar Posner)解释称:“当你刚开始购买并驾驶这辆车时,它还‘一无所知’,开到一定程度,汽车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它能够掌握你的驾驶习惯,训练汽车感知系统,然后就可以提供自动驾驶功能了。”
Selenium的工作过程并不复杂:当驾驶者一遍又一遍开过同一条街道时,它的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就会扫描出街景的特征点并进行存储。当下次再走相同的路线时,车就会把周围环境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车的具体位置。
在对车和人的识别方面,Selenium一开始靠不断的训练来识别,随后也可以向人类驾驶员学习。
当汽车在定期穿过的路线上行驶时,它可以不断学习,深入理解,一边学习一边驾驶。
一名测试者曾经驾驶过安装Selenium的雷诺Twizy,它配备了激光传感器、摄像头、大型电脑。从驾驶感觉来看,汽车好像被经验丰富的人类驾驶员操作一样,行驶很平稳,只是在加速、刹车、控制时有些过于自信,在试驾过程中没有碰到危险情况。
据称,Oxbotica很快就会在真实世界测试。
新材料帮助汽车自动除雪
应用在汽车前挡风玻璃,可实现太阳光能储存和释放
冬季驾车出行,雨雪天气会给驾驶者带来很多风险和 麻烦,比如清除覆盖在汽车上的厚厚积雪。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材料可帮助汽车实现自动除雪。对该技术颇有兴趣的宝马有望在不久的未来率先应用在量产车上。
它是一种透明的高分子膜,可收集和储存太阳光能,将其应用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上后,可将此前储存的光能释放以提高玻璃温度,最终达到融雪的目的。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报告显示,新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利用了一种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分子结构。它在遇到太阳光照射后会形成另外一种固有状态,在遇到某种特别的刺激之后又能恢复初始状态。
从固有状态到初始状态的转化过程中,新材料会释放热量,从而帮助汽车玻璃自动融雪。
不含重稀土金属的混动车电动机
本田开发出的这种发电机依然会使用轻稀土元素“钕”
7月13日,本田宣布与日本大同特殊 钢公司联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不含重稀土金属的电动机,它将主要用在混合动力汽车上。
这种电动机能够减少他们对重稀土这类昂贵金属的依赖。目前,本田使用的大部分重稀土金属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除了重稀土金属,这种发电机依然会使用轻稀土元素“钕”——中国、北美和澳大利亚都出口这种金属元素。
新技术将用于在今年秋天发布的下一代MPV车型 Freed 上。本田的目标是:到 2030 年时,将新能源车在公司产品线的占比从现在的大约 5%提高到三分之二。
通用首推“后座提醒”功能
这无疑是“丢三落四”的驾驶者的福音
日常用车中,车主经常会忘记拿走后座贵重物品, 从而出现丢失被盗的情况。而每年的新闻,都少不了关注“糊涂”车主将孩子落在后座的新闻报道。
为解决车主的烦恼,通用发布了“后座提醒”的功能。这项业内首推的领先技术旨在特定情况下帮助提醒驾驶员在下车时记得查看后座,勿忘带走后座上的重要物品甚至孩子。
这项新技术将通过实时监测车辆的后门而实现。在车辆启动之前的十分钟内或者运行之中,如果车辆的任一后门被开启和关闭的话,那么车门就被激活。
这样,匹配该功能的车型将发出五声响铃提醒,与此同时,仪表盘上也将出现“Rear Seat Reminder/Look in Rear Seat(后座提醒/ 查看后座)”的字样,从而达到提醒车主的作用。
通用汽车全球安全战略工程师Tricia Morrow表示:“通用汽车在业内率先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美国市场,“后座提醒”功能将首批标配于通用汽车的2017 款GMC Acadia SUV车型之上,并在随后的2017-2018 款车型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