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又飘来一波石墨烯概念 专家都不屑谈了

莫名其妙,跟石墨烯相关的石墨烯基锂电池最近又火了。

8月8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正式发布,提出“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发挥纳米技术、智能技术、石墨烯等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也就在同日,东旭光电的石墨烯黑科技产品正式闪亮登场。该公司推出的“烯王”移动电源正式通过官网预售,预售价格299元。

8月9日,东旭光电、杭电股份、方大炭素、华丽家族等一批石墨烯概念股都有不俗表现。不过以往的质疑还是如影随行:石墨烯电池是什么东东?石墨烯电池已经能商用了?

记者求助石墨烯界专家,想搞明白火了一波又一波的石墨烯电池是怎么回事,专家丢下说,实在不想再评论石墨烯电池了,就是一个伪概念。

专家此前曾认为,石墨烯电池的概念不清楚,电极材料中添加了石墨烯材料就定义为石墨烯电池存在误导。关于石墨烯电池的新闻连电池的结构和反应机理示意图都没有,缺乏具体的能量密度、电压、循环寿命等具体技术参数。

问题来了,石墨烯是什么?石墨烯是一种新材料。

石墨烯

石墨烯是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真正的石墨烯仅有一个原子的厚度,是目前已知最薄的一种材料。在纳米级别上,石墨烯强度是钢铁的20倍,但同时具有20%拉伸不断裂的柔性;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 cm2/V·s。

作为一种材料,石墨烯可以做导电剂,促进锂电池快充快放,理论上能提高倍率性能,但若分散工艺不到位,混料不均,用于锂电池会造成新的问题。

另外,石墨烯目前的成本过高、在锂电池中工艺特性不兼容等问题,使得“石墨烯电池”基本不存在,类似概念噱头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上述专家的知乎专栏中提出,东旭光电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中,石墨烯就是一个磷酸铁锂的添加剂。即是说,这根本不是“石墨烯电池”,就是锂电池。

遵循上述石墨烯界专家的指引,记者找了一位电池储能专家俞振华,他直接说,这个就是概念炒作,很多公司都没有电池业务。石墨烯成本高,抛开工艺的问题,目前并不是石墨烯用于锂电池的合适的时间点,石墨烯用于锂电池最快也要3到5年才能实现商业化应用。

石墨烯确实可用于电池的导电剂,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能量密度,但对电池的寿命没有影响。最关键是成本高。

对于外界所说石墨烯电池实现快充,15分钟或更短时间充满电等,涉及电池的电容,早有人批驳过。就算电池能实现,作为充电设施的导线都要老粗老粗,还是用现有最好的材料,不然导线承受不了。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材料,可以用于很多用途。对材料成本承受能力越高,越可能最先应用石墨烯。上述推出石墨烯基锂电池的东旭光电的老本行,LED以及背板等其实也可以应用石墨烯材料,用在这些领域比电池更有效。

不过,按照东旭光电副总经理、上海碳源汇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忠辉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

石墨烯是万物之“源”,一旦突破石墨烯的制备技术之后,以石墨烯为核心,可以拓展出无数个应用方向,带来各个产业突破性的技术升级或者改造。所以,我们最初的设计就是,不能错过石墨烯这个领域任何一个好的公司和产业。而东旭光电本身的资金实力和产业导向使我们具备进一步拓展的能力。

东旭光电提供四类产品:

第一类是单层石墨烯,目前我们在相关领域也有20多项发明专利,而市场上能够实现批量的大多数都是两层、三层、甚至七层、八层的“石墨烯材料”,并非真正意义的石墨烯。 第二类产品是通过石墨烯技术改进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提供给电芯生产企业。“烯王”就是通过这样的材料做出来终端产品。 第三类产品是18650和软包电芯,直接提供给PACK工厂并进入到终端产品。 第四类产品才是“烯王”移动电源,直接面向消费终端。

So,石墨烯跟电池的关系其实就这样,很有限。看完了,有何感想?反正小编是觉得,企业对概念的把握能力越来越强,炒作到专家都不想、不屑评价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又飘来一波石墨烯概念 专家都不屑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