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能源企业抢跑新型储能黄金赛道

当前,储能市场的热度有目共睹。除了传统能源企业加大布局力度外,还吸引了家电企业、科技公司、环保企业等跨界力量参与。

展览面积突破70000平米、300多家企业参展、200多个新品发布,线下观展超12万人次——作为新冠疫情以来规模最大的储能展会,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的热度和影响远超业内预期。

随着能源转型深入推进,作为支撑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技术,储能成为全球热点的研究方向和产业布局的重点。多家企业表示,将抢抓储能产业发展黄金机遇,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着力推动成本和安全问题的解决,为行业增添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底气。

装机规模突破10吉瓦

储能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指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59.8吉瓦,同比增长38%,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0吉瓦。与此同时,我国主流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长时储能备受关注,储能政策持续加力,市场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百兆瓦级项目成常态,技术路线多点开花,锂电储能企业加速出海布局。截至2023年1月,全国已有26个省市规划了“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总规模约71吉瓦。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凭借各方面的综合优势,在新型储能装机中拔得头筹。据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介绍,2022年我国锂电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总产量达到750吉瓦时。其中,储能型锂电突破100吉瓦,是2021年的3倍以上。今年前2个月,我国锂电行业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储能锂电产量超过了15吉瓦。此外,纳离子电池、氢储能和燃料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型储能技术和储能产品,也纷纷加快创新步伐和产业化进程。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指出,新型储能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支撑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保障能源电力供应,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化,新型储能参与各类电力市场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设备投资积极活跃,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

大容量液冷是趋势

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储能电池产品正向大容量、液冷技术方向发展。相较于去年市场主流的280Ah电芯,今年不少储能厂商展出超过300Ah的储能电芯产品,包括天合储能的306Ah电芯、远景动力的315Ah电芯、鹏辉能源的320Ah电芯、蜂巢智储的325Ah电芯,以及海基新能源的375 Ah电芯等。

“315Ah储能电芯较上一代产品,其能量密度提升了11%,实现‘单颗电芯一度电’,同时循环寿命高达12000次,满足一天一次充放电25年安全可靠运行要求,适配当前市场主流储能系统方案。”远景动力相关人士介绍。

随着储能系统规模和能量密度的提高,对设备温度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液冷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展会现场,晶科能源带来全新一代SunGiga液冷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其模组设计及策略控制,使系统温差小于2摄氏度,可以提升20%的系统寿命。阳光电源带来PowerTitan液冷储能系统,通过智能液冷温控、递进式休眠技术实现均衡散热,降低系统辅助损耗,并配置智能簇级管理器,一对一独立控制电池簇充放电解决木桶效应,实现SOC(系统级芯片)自动均衡。

“好的温控可以节省40%的辅助供电。”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副总裁徐清清指出,储能其实并不简单,有许多门道,冷凝处理、温差连锁反应,底板胶导热系统等都需要巨大的投入。储能企业寻求良性发展,其核心要义就是创新,关注产品研发和技术动向。

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当前,储能市场的热度有目共睹。除了电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电网公司、发电集团、能源服务商、储能技术及设备供应商纷纷加大布局力度外,储能赛道还吸引了家电企业、科技公司、环保企业等跨界力量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从去年一度60万元/吨左右降至目前的20万元/吨左右。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原材料降价极大利好储能产业发展,将直接提升电池企业毛利率和利润水平。同时,有望带动储能电池成本下行,刺激储能装机需求。

峰会现场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预计,中国新型储能将以50%甚至更高的增长率快速增长。在保守场景下,预计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0吉瓦,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9.3%;在理想场景下,预计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138.4吉瓦,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0.3%。

尽管市场形势一片向好,但作为新技术、新业态,新型储能发展还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向海平提醒,当前行业要重点统筹好三方面的关系:首先,处理好建设与运用的关系。高度重视新型储能作为电力系统的工具属性,既要加快规划建设,更要注重调度运用,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着力推动新型储能科学优先调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其次,处理好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着眼中长期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加快建立新型储能等各类条件性资源成本疏导机制,强化产业链统筹布局,着力推动构建技术、市场、机制多轮驱动的发展格局,为新型储能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最后,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要统筹全产业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加快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能源企业抢跑新型储能黄金赛道